盡管東方電氣集團董事會秘書張超林否認了“高企庫存”的說法,但是風電行業依然面臨著“降速”的局面。7月2日,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各大風電企業都在減少規劃,降低任務,整個風電行業進入緊縮調整期。
該人士透露,風機壓庫問題可能與最初一些大企業搶單子、上大項目有關系,但一般來說風機制造商都是在與運營商簽訂購銷合同后才進行生產,從理論上來講不存在大批壓庫在現象。但不能否認的是受能源局規劃調整政策的影響,風電行業的發展速度降下來了。
據了解,2011年8月份,國家能源局向各省下發了《關于“十二五”第一批擬核準風電項目計劃安排的特急通知》。安排全國擬核準風電項目總計2883萬千瓦,并將擬核準指標分解到各省,未列入計劃中的項目將不得核準,不能并網,也不享受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貼。
該人士表示,當時這一政策出臺后,有近半的項目被砍。此前各省對風電的規劃都比較大,而后來所有的項目都要經過能源局審批,使得此前的規劃必須調整。目前一些大企業都在調整規劃,減少各省公司的任務,使目標更切合實際。
值得注意的是,《風力發電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中提出,到2015年中國風電并網裝機達到1億千瓦,當年發電量達到1900億千瓦時,規劃風電新增裝機7000萬千瓦,建設6個陸上和2個海上及沿海風電基地。
她認為,目前風電增速放緩使行業更為理性地發展,各大企業所上項目都要考慮風力發電是否能與電網建設相匹配,是否能解決風電上網的問題。而企業更愿意選擇在資源條件好、上網容易、效益好的區域建設風電項目,通過階段性的調整使行業發展更為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