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有媒體報道世界最大電站設備制造商東方電氣(17.08,0.00,0.00%)的第二大主營業務風機總裝目前幾乎已近歸零,從高峰期的1800套/年,下降到今年第一季度的25套,而去年的數據是949套。報道還稱,東方電氣現有的風機庫存有500余套,加上尚未確認提貨的上游大量零部件配套商的數百套風電機組配件,有大量的“體外庫存”和與之對應的負債尚未確認。
報道還披露了東方電氣的風電業務下滑的原因是自主研發的技術方案不過關,多家配套商正在醞釀促使東方電氣提貨付款。此消息一出,東方電氣當日總市值蒸發近36億元。
面對質疑,東方電氣6月28日晚間發布澄清公告稱,公司在2011年報中已對風電業務發展做出展望:“盡管風電產業市場競爭日趨加劇,風電需求仍將在調整中保持一定的增長”,目前仍然保持上述觀點。另外,東方電氣風電產品結構日趨完善,產品技術得到用戶廣泛認可,產品質量穩定。
東方電氣進一步指出,公司風電產品生產經營正常,2012年一季度,風電產品實現銷售收入15.66億元,同比增長11.85%;風電新增訂單15.5億元,同比增長150%;風電產品毛利率保持穩定,預計不會出現大幅減值的風險。
庫存高企系財務法則保守?
6月29日,東方電氣人士對此問題向本報記者解釋:“風機上網發電240小時之后才確認收入,這個產量在一季度顯得是有點少,但是全年的產量具有不均衡性,不意味著一季度的產量就代表全年的水平。”對于媒體報道的庫存多的問題,這位人士表示:“風機不存在庫存的現象,都是按單生產,生產周期比較短。生產是一個產出、發運、安裝的過程,銷售收入和生產產出是兩個概念,收入是一個財務指標,產出是統計指標,兩者不同。”
對此,一位分析師向本報記者表示:“東方電氣的財務法則比較保守,公司整機業務確實采取了謹慎確認的原則,即不到風電場安裝都算庫存,所以偏高。”
從東方電氣歷年年報披露情況來看,2007-2011風電機組總產量約為6.4GW,實現總銷售收入在249億元。根據國金證券(13.19,0.00,0.00%)分析師邢志剛、張帥的分析計算,估算出東方電氣風機整機歷史平均價格在4500元/千瓦,從而得到公司2007-2011產值和銷售收入差值在40億左右。產生這個差值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針對風電行業質量問題采取了謹慎的收入確認原則,而非如媒體所述的大幅存貨所致。
“一方面,東方電氣風機整機質量問題比例<5%,這基本上和風電整機3-5%的質保金比例一致。根據電監會發布的2011年風電安全監管報告和行業協會發布的風電質量報告,東方電氣的風機整機質量相比行業其它競爭對手沒有發生明顯的劣勢。”邢志剛、張帥進一步分析,“但從中長期看,市場對公司真實的擔憂還包括對用電需求增速下滑的悲觀預期,對核電規劃的不確定性以及全球經濟環境不佳對出口產生的負面影響等方面;訂單下滑預期是估值持續走弱的主要原因。
多家風電企業放緩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