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力推特高壓,特高壓建設腳步似乎無法阻擋,但是從長遠技術角度來看,未來分布式發電可能會成為電網主力,至少也是二者并分天下的格局
10月15日,浙北-福州特高壓交流線路獲國家發改委“路條”, 同意開展工程項目前期論證工作。截至目前,包括此線路在內,全國已建成交流特高壓1條,在建1條,開展核準前期工作3條,這與國家電網公司(下稱“國家電網”)公布的“十二五”規劃相距甚遠。
2011年初,國家電網公布的特高壓“十二五”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在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的基礎上,需加快“三華”特高壓交流同步電網建設;到2015年,“三華”特高壓電網形成“三縱三橫一環網”,還將建成11回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
同在10月,分布式發電卻迎來了“勝利”的曙光。
10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發布了《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書。書中提出,“十二五”時期,中國堅持集中開發與分布式利用相結合,推進太陽能多元化利用。到2015年,中國將建成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2100萬千瓦以上,將比2011年的300萬千瓦提高7倍。
隨后,國家電網公司發布了《國家電網公司關于加強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工作的意見》。至此,被并網難題困擾多年的分布式光伏發電取得了階段性“勝利”。業內人士據此分析稱,政策持續刺激國內分布式市場,預計市場將在明年真正放量。
業內人士進一步預測,隨著利好政策的集中發布,此前一再延遲的《分布式發電管理辦法》也可能即將出臺。
一邊是特高壓交流項目的爭議難平,一邊是分布式發電的利好政策頻出,未來電網格局會有怎樣的走向,期間又將衍生出哪些投資機會?
暗爭特高壓
我國經濟的發展和能源分布的不均衡以及我國經濟發達地區環境容量對發展煤電的限制決定了我國需要將數量巨大的能源遠距離輸送,需要在已有能源傳輸途徑上開辟新的高效率、低能耗的輸能途徑,簡而言之,就是目前所謂的“煤在空中走,電送全中國”,這是國家電網發展建設特高壓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