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電形勢下,風電開發商加快了南下突圍的步伐。
筆者從中國風能協會了解到,2012年,我國南方地區新增裝機容量約360萬千瓦左右,同比增長65%,占全國新增裝機總量的比重約為27%。從南方地區各省份的新增裝機情況來看,僅云南、貴州、湖北、江西等地實現了新增裝機容量同比翻番甚至成倍增長的情況。
限電當頭,開發商盈利告急;產能過剩,制造商利潤下滑初現虧損潮。2013年,南方地區風電項目的批量上馬,必定將給一度萎靡的風電市場帶來新的活力。風電南擴,是否能重新掀起產業發展的“黃金(1578.20,3.10,0.20%)三年”,抑或更久?
南方市場:新貴崛起
位于廣西東北部的小縣城,如今卻受到各大發電巨頭的熱情追捧。
“可開發的地方都豎起了測風塔,整個縣的風資源都已經被圈完了。”在廣西省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當地發改局一位負責人深切體會到了風電開發商的投資熱情,他表示近幾年國電、大唐、華能、中電投、中廣核等電力巨頭,以及一些民營發電企業都曾先后前來富川縣考察,目前已簽下了80萬千瓦的風電開發協議,還有30萬千瓦的項目正在商談中。而據了解,經測算整個富川縣境內目前可開發的風電裝機容量也就100多萬千瓦。
連當地官員也想不到,這個位于廣西東北部的小縣城,如今會受到各大發電巨頭的如此追捧。
而開發商蜂擁而至,也讓一些地方官員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很多發電集團都要來開發風電,但資源就那么多,所以我們也在四處打聽,看哪家公司項目推進的快一點。”廣西另一縣區的地方官員如是說。
對此,為統籌風資源開發,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2013年1月還專門出臺了《關于評優確定資源十萬古田風電場等15個風電項目前期工作承擔單位的通知》,有意向參風電項目開發的企業,要向當地遞交評優申請書,讓有關專家對企業資產狀況、業績、技術方案等各個項目進行評比,擇優才能確定前期工作承擔單位。
“我們從2011年下半年才開始進入南方市場,算是來的比較晚了,2012年忙活一年找了一些零零散散的資源,剛剛裝上測風塔。”一位風電開發商抱怨,目前大部分資源都已經被圈走了,只剩下一些“邊角料”。
毫無疑問,南方市場正在成為國內風電界崛起的新貴。
限電困境:北轉南下
在北方限電的形勢下,現階段南方投資風電場的收益率要比北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