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大幕悄然開啟
對于風電發展,相關部門已經打開了政策大門。王駿透露,未來,國家能源局將從三方面入手,大力支持風電產業發展。首先,積極推進電力系統運行管理的改革,爭取實現風電優先上網,加強河北、吉林、甘肅等風電限電嚴重地區的問題研究和運行監管,制定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同時爭取出臺實施可再生能源配額制。爭取用2~3年時間,基本解決棄風限電問題。
其次,完善風電開發管理體系,加強風電產業規劃引導,確保風電平穩有序增長。近年來,低風速風機的技術發展迅速,使得中國東部和南方地區低風速風場開發形成可觀的規模,造就了行業新的增長點。
第三,加強風電產業監測和評價體系建設,通過對風電開發建設規模和設備質量的實時監測,發布信息,引導產業健康發展。
史立山表示,目前風電項目的審批制度已經改革,項目的合同全線已經下發到地方,今后國家層面的工作主要是進行技術設計和宏觀管理。對于具體項目而言,國家將主要調控布局,重點來支持發電利用好的地區項目建設,下更大的力量統籌協調資源和市場的不平衡問題,加快跨區的資源優化配制問題,發揮地區和市場互補的作用。
王仲穎認為,電力改革應分兩步走:第一步,發、輸、配分離,其中,配電應該市場化。在德國有900多家配電公司,市場化程度非常高。第二步,調度獨立。電力調度是最需要公正性的,絕不能為了自己的利益去調度電力,因此要嚴格控制和管理輸電部門。在德國調度機構為非盈利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