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25日發布的監測情況顯示,盡管我國風電產業已穩居全球第一的位置,但長期以來困擾產業發展的“棄風限電”問題依然存在。有關部門將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盡快解決這一問題,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據國家能源局統計,中國已成為全球風電裝機規模最大的國家,風電設備制造能力也位居全球第一。2013年全國新增風電并網容量1449萬千瓦,累計并網容量7716萬千瓦,同比增長23%。年發電量13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4%,占全國總發電量的2.6%。
與此同時,2013年我國風電項目布局得到優化,“三北”地區“棄風限電”情況明顯好轉。全年全國風電利用小時數達到2074小時,同比提高184小時。平均棄風率11%,比2012年降低6個百分點。
“2013年在我國風電產業發展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去年我國加快了風電行業管理職能轉變,所有風電核準權限已下放到地方政府。此外,初步建立風電產業監測和評價體系,并且有針對性地解決了一些地區的‘棄風限電’問題。”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不過,史立山也坦言,目前遼寧、吉林、黑龍江、浙江、安徽、廣東、甘肅、青海等地全年風電利用小時數不足2000小時,棄風問題仍然存在,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最大問題。
由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和全球風能理事會聯合發布的《2013中國風電發展報告》中指出,造成風電消納困難,表面上是風電自身間歇性、波動性的特點造成的,但從深層次上,則是由于目前還沒有針對新能源的波動性,做出電力體制和政策機制上的調整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