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2011年至2013年連續調整,風電行業在政策強力“糾偏”下開始步入有序發展軌道,行業回暖信號逐步釋放。
年初全國能源工作會議明確了今年風電裝機規模將繼續增長,隨后國家能源局網站發布關于做好2014年風電并網和消納工作的通知,重點提出要大力推動分散風能資源的開發建設。這些政策利好,對于經歷了寒冬的風電制造企業而言,有望從風電項目加快建設中獲得更多的訂單。
“但是風電行業這個淘汰的過程仍然沒有結束,因為現在中國還有為數眾多的風電企業,這與國外的風電制造僅有數家的格局有很大不同。”東方電氣風電事業部總經理陳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因此,風電制造企業選擇了向下游延伸的路徑,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
風電設備訂單有望放量
根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的統計,2013年風電設備利用小時達到2080小時,為2008以來的年度最高水平,同比提高151小時,風電設備利用率連續兩年提高,這意味著風電并購難題正在逐漸改善,而此舉也會強化風電運營商加大風電投資力度。今年一季度的風電招標裝機容量達到500萬千瓦,同比增長30%,為風電設備迎來了產業發展拐點。
事實上,風電行業出現向好趨勢,帶動風電設備廠商訂單漸成共識。權威人士指出,2013年,相關部門著力有序推進風電基地建設,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解決棄風限電問題,使風電產業繼續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勢頭。進入2014年,加快推進清潔能源替代已成既定方針,并將其納入到當前最重要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統籌部署中。而且2014年風電新增裝機目標也給設備企業吃了一粒 “定心丸”。
重點項目開工加大供應量,以終端補貼力度加大釋放終端需求,將帶來市場快速擴容。僅以甘肅酒泉和新疆哈密風電項目為例,900萬千瓦的規模預計可以新增超過300億元風電設備需求。
此外,我國風電設備質量以及并網消納能力增強也是促進訂單放量的又一強勁表現。“據統計,2011年全球發生一次性脫網500臺風機的事件12起,2012年降降至3起,2013年未再發生,并從2015年開始對風機進行低電壓穿越驗證。截至今年3月,我國共完成178個機型低電壓穿越現場測試,218個機型低電壓穿越能力一致性評估,73個機型的電能質量測試。”中國電科院新能源研究所 所長王偉勝在4月23日舉辦的中國可再生能源電力并網研究協作(CVIG)組啟動會上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