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不斷的特高壓建設問題結論正在浮出水面,隨著管理層的放行漸有明朗化的趨勢。
今年4月18日,在新一屆國家能源委員會首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遠距離大容量輸電技術;5月15日,全國政協在京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圍繞“發展特高壓輸電,優化電力布局”議題展開座談交流。但業界對于建設特高壓并沒有形成統一的共識,相對于直流特高壓來說,交流特高壓因為安全性和經濟性的考慮導致爭議更大。
特高壓在爭議中發展,但前景依然顯得撲朔迷離。
在經濟發展、環境污染等多重壓力下,保障遠距離輸電,加快特高壓電網建設呼聲高漲。然而,多年來懸而未決的隱患之爭,使特高壓的前景依然撲朔迷離。
5月15日,全國政協在京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圍繞“發展特高壓輸電,優化電力布局”議題展開交流。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主持會議并講話。
值得注意的是,在出席雙周協商座談會的人員中,有來自政協、科技部、能源局、民主黨派、電網公司、行業專家等多方代表,其中,也包括一直以來反對交流特高壓發展的4位行業專家。
據了解,與會人員對推進特高壓輸電建設,尤其是“三華聯網”進行了激烈的討論。參與會議并被點名要求發言的原國家電力調度通信中心副主任丁道齊告訴記者,會議達成了中國需要遠距離輸電的共識,但是,對于發展交流特高壓和“三華”特高壓電網的問題,會議認為仍然需要進一步科學論證和調查,沒有達成共識。
交直流技術存在爭議
實際上,座談會召開前,全國政協曾組成專題調研組,就發展特高壓輸電建設問題在北京、河南等地進行了深入調研。
丁道齊稱,全國政協在座談會上通報了該調研結果,從技術上看,我國特高壓技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是沒有爭論的。
據記者了解,座談會上,“正反”雙方代表都在試圖說服對方,但是都未成功,在一些焦點問題上,依然分歧較大。
在作座談會總結時,俞正聲介紹了會議達成的兩點共識:一是中國的發展需要遠距離輸電,解決能源分布分散的問題;二是交流特高壓的技術達到了先進水平。
但是,也存在3條不同意見:一是在特高壓問題上,“強直弱交”的輸電方式可行性存在分歧,如何解決;二是特高壓輸電是不是真的比超高壓經濟性好,這也是個分歧;三是如果發展交流特高壓,“三華聯網”是否安全。
“(針對3條分歧)俞正聲認為,前兩條分歧好辦,實事求是地去調查,都能解決,對于第三個分歧要求能源局立即組織討論、論證。”一位參會專家對記者說。
作為特高壓電網建設的政府主管部門,國家能源局也系統地介紹了電網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發展特高壓交流電網分歧較大、各電壓等級電網協調發展任務較重、現有輸電線路提效仍有潛力、電力體制改革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