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運營彈性來源之一:利用小時數提升潛力。
由于來風情況不好,風資源不足,2014 年我國風電設備利用小時數可能創近年來新低,預計為 1876 小時左右。
2015 年風資源好轉,風電利用小時數提升是大概率事件。我們以 2014 年的國內平均風電利用小時數(1876 小時 左右)為基礎,測算了風電運營行業業績彈性,結果如下表所示。2014 年行業的單位風場年凈利潤在 0.16 元/W 左右,利用小時數提升 50、100、150 和 200 小時后,風電場的單位凈利潤將分別達到 0.19 元/W、0.22 元/W、 0.24 元/W 和 0.27 元/W,提升幅度將分別達到 16%、32%、47%和 63%。這意味著 2015 年如果風電行業平均利 用小時數提升至 2013 年的 2080 左右,風電場凈利潤增長幅度將達到 63%左右,業績彈性非常大。
風電運營彈性來源之二:市場搶裝將帶來風電運營行業規模的外延增長。
從微觀來看,主要的風電運營企業加快了項目建設步伐,其中龍源電力預計 2014 年完成新增裝機 1.8GW 左右, 華能新能源完成 2GW 左右,兩家企業運營規模的邊際增長分別達到 15%和 31%左右,展望 2015 年,這兩家企 業的新增裝機步伐預計將顯著提速,我們預測龍源電力和華能新能源將分別完成新增裝機 3.5GW 和 3GW 左右, 裝機規模的邊際增長分別達到 26%和 35%。其他類似的風電運營企業也將在搶裝潮的過程中快速增加風電裝機, 行業的運營規模增速將非常顯著,從而增強業績向上的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