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音挾著漸露暖意的新年春風而來。
累計并網裝機達9581萬千瓦--度過此前兩年的低谷后,2014年,復蘇之風源源不斷吹向我國風電行業,并助其顛簸著沖向這一意料之外,抑或情理之中的新紀錄。環境壓力和減排目標奠定了風電疾馳的發展步伐,上網電價調整又帶來了搶裝風潮,各種因素疊加,使得2014年的風電建設業績超過此前連續4年新增并網裝機1500萬千瓦的水平,一舉達到1981萬千瓦的新增并網裝機容量。
棄風率降至近幾年最低值8%——自2010年我國風電裝機容量躍居世界首位后,風電裝機無論是棄風量還是棄風率的變化,都呈現出類似一道“拋物線”趨勢。在2012年達到頂峰之后,棄風率在近兩年呈現逐漸下降的態勢,并在2014年定格在了令人欣喜的8%。過去一年,我國能源主管部門數項政策破冰領航,劍指棄風限電、并網難的風電頑疾。8%,必定是不改變該弧線下降軌跡中的一個頓點。
御風而行,行路至此。經歷30年的積蓄和近10年的跨越式發展,我國風電產業已經走到了一個歷史性的轉折點。站在能源革命頂層設計的開啟之年,直面“十三五”的任務壓力和使命召喚,準確研判當前風電發展面臨的形勢和挑戰,對我國今后做好風電產業發展工作至關重要。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新常態,能源行業特別是電力行業也隨之迎來新常態,電力需求增速已明顯下降。2014年,我國電源增速明顯快于全社會用電量增速,電力行業已呈現供大于求的局面。今后一段時間,風電等清潔能源將從替補逐漸走向替代,一方面要保持發展的剛性要求,另一方面還將面臨各電源品種爭奪發電量的競爭形勢,市場消納壓力更趨嚴峻。風電產業需盡快調整,主動適應這種新常態,有效應對新常態,千方百計地拓展風電消納市場空間,進一步擴大風能資源的配置范圍,不斷提高風電的開發利用效益。
今年上半年,我國風電并網裝機容量將突破1億千瓦。“十一五”風光無限、“十二五”曲折前行的我國風電產業,正穩健步入全面、快速、規模化發展的重要階段。然而,當前基于傳統化石能源和計劃模式建立起來的電力運行管理體制,與風電等新能源規模化發展非常不適應。“棄風”問題,就是當前體制機制不適應風電發展的典型體現。下一步,亟需結合電力體制改革進程,加快建立適應風電等波動性電源規模化發展的電力運行管理體系。
駐足思忖,我國風電產業“由大變強”之路依然任重道遠。過去10年“做大”不易,未來要“做強”更難。大者,可以依附外力雄起;而強者,則必須靠內生力量在更廣闊的市場上勝出。“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時代和機遇留給我國風電的選擇從來只有一個。而當我們收回想象的時候,發現路還很長。
整裝抬首,拂面而來的是新一個春風季。大風起兮,動輪飛轉,且待未來之風電為我們轉出一個綠色能源消費模式引領發展的全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