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世界能源消耗量持續增加,鐵礦石、石油及天然氣等需求量不斷走高的同時,折射出全球范圍內的能源危機形勢愈發嚴峻,未來全球將面臨資源枯竭的尷尬境地。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國開始把緩解能源危機、開發可再生能源、實現能源的可持續性發展等作為能源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來進行。
風能---是一種可再生、無污染而且儲量巨大的能源。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和能源危機,各國都在加緊對風力的開發和利用,盡量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中國擁有遼闊的海域,海上風電資源無污染且取之不盡,大力開發海上風電資源,將成為我國開發清潔能源一個重要的新領域。
隨著我國政府對于風力發電領域的不斷重視,一些大型的風力發電項目開始投資建設,在向全社會提供大量新能源的同時,也為與風力發電相關產業帶來商機,特別是風機、塔筒的研制與施工吊裝等行業企業受益明顯。
風力發電再現“世紀工程”
據新華網7月5日消息,從甘肅省酒泉市政府傳來消息,中國正在規劃建設的第一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將于7月中旬在甘肅酒泉正式開工建設。至2015年,該風電項目的裝機規模將相當于現在三峽工程的總發電量。酒泉市發改委副主任、能源辦公室主任吳生學表示,地處西北內陸、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的酒泉市風能資源可開發利用面積近1萬平方公里,可開發量達到4000萬千瓦以上,具有建設大中型風力發電站的良好條件。“這一工程預計總投資可達1200多億元,將成為中國繼西氣東輸、西油東輸、西電東送、青藏鐵路之后西部大開發的又一標志性工程。”他說道。
截至目前,酒泉市已在玉門、瓜州等地建成6座風電場,且運行情況良好。據統計,已建成風電總裝機規模達66萬千瓦;在建風電場裝機規模達65萬千瓦;由20家國內外電力企業投資建設的380萬千瓦特許權風電項目即將陸續開工建設。預計到2009年底,酒泉市風電裝機規模將達到100萬千瓦以上。
按照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批準的規劃,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在“十一五”末將建成裝機規模516萬千瓦。按照甘肅省河西新能源規劃,2020年規劃累計建成裝機2000萬千瓦(該數字將超過三峽工程1820萬千瓦的裝機容量),遠期規劃建設裝機4000萬千瓦。
為了配套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建設,確保風電場建設的設備供應,酒泉市計劃利用2至3年的時間,在肅州區、玉門市和瓜州縣規劃建設一批風機整裝、風機葉片制造、風機輪轂、法蘭制造以及塔筒制造等項目,到2010年將形成年產風機150萬千瓦、葉片1000套、塔筒1000套的生產能力,產業商機已經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