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手機現象很可能要在風電領域重演一把,層出不窮的初級"自主創新"成果難掩行業標準缺失之憂。

前幾年,用臺灣聯發科技(Media Tek)的芯片和軟件,和便宜得令人乍舌的國產零配件,加上從名牌大廠搞來的設計圖紙,就能組裝出成本僅幾百元的"山寨"手機。這些手機仿照諾基亞、摩托羅拉和蘋果等大品牌的熱銷機型,外觀炫目、功能花哨、不穩定、不可靠、不保修,依靠低廉的價格橫行市場。
遺憾的是,2008年開始,諾基亞、摩托羅拉等紛紛推出不到500元的廉價手機,超過60%的山寨手機廠商選擇逃跑告別了這個行業。原因很簡單,人們對手機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先天不足、徒有其表的山寨機注定要被拋棄。
如今,手機行業的山寨史很可能要在風電領域重演:數十家整機廠和數量多得多的配套企業各顯其能,不斷提升產能,不斷宣稱自主創新取得成功,而事關行業長遠發展的基礎研究和標準化卻被拋在一邊。這不禁讓人想知道,八仙過海的風電制造業者們,在亂象迭出的行業繁榮之后,能否走得更遠、更扎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