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內蒙古氣象局獲悉,利用近30年的風能資源長期數值資料分析,全區31個國貧旗縣及26個區貧旗縣風能資源豐富,發展風電產業前景廣闊。但風力發電受氣象條件影響較大,建議充分發揮氣象部門在全區風電產業發展中的科技支撐作用。
近日,內蒙古氣象部門利用近30年的風能資源長期數值模擬結果,對全區31個國家級貧困旗縣及26個自治區級貧困旗縣的風能資源進行了專項評估。結果表明,26個國貧旗縣、13個區貧旗縣70米高度風功率密度達到3級以上,適宜開展規?;L力發電;5個國貧旗縣和13個區貧旗縣適宜開展分散式風力發電。
據統計,全區12個國貧旗縣風能資源達到“4級”標準,分布在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烏蘭察布市4個盟市。另有14個國貧旗縣風能資源達到“3級”標準,以上區域適宜開展規?;L力發電。5個國貧旗縣風能資源為“2級”標準,適宜開展分散式風力發電。
同時,4個區貧旗縣風能資源達到“4級”標準,分布在呼倫貝爾市、通遼市、赤峰市、巴彥淖爾市4個市。另有9個區貧旗縣風能資源達到“3級”標準,9個區貧旗縣風能資源為“2級”標準,4個為“1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