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4 年時間里,風電產業發展處于穩定階段,但與此同時國際油價已經跌至最低,隨著要求氣候變化呼聲的高漲,預測截至2050 年,風電將會在整個電力供應系統中占據20% 的位置。
隨著全球范圍內對氣候變化呼聲的高漲,預測截至2030 年,全球風電裝機容量將會達到2000GW,將會為全球提供近19% 的電力。這是近期由全球風能理事會和綠色和平組織共同推出的《全球
風電市場展望》中很重要的一個結論。
文中就未來風電發展趨勢提出了兩種可能的方案,此前,2014 年版預測截至2050 年,風電將會為全球提供25%-30% 的電力,同期的數據顯示,2013 年底全球
風電裝機量為318GW,而2014 年,風電裝機量在此基礎上增加了45GW。
兩類預測
將國際能源署對風電預測的數據作為一個基本標準,此文提出了“中速預測”和“加速預測”兩種預測模式并呈現了相對應的2020 年、2030年以及2050 年的預測數據。
在“中速預測”前提下,風電的發展增速迅速但是依舊擺脫不了主要依靠補貼的情況。據預測,2015 年風電增速為14%,其后逐漸放緩直至2020 年為10%,2030 年更是減至6%。
依據“ 中速預測”,2020 年當年全球風電裝機量可達到65GW 并且累計裝機為712GW。之后將迎來全球風電裝機量的“黃金十年”,預測每年裝機量均超過85GW 直至2030 年。并且在“ 黃金十年”的結束期全球風電累計裝機量可達1500GW。
基于對風電所發電量的預測,“中速預測”推斷到2020 年,風電將貢獻1750 TWh 電量,到2030 年,將貢獻3900 TWh 電量。在此基礎上,截至2030 年,風電將會在整個電力供應系統中占據12.9% ~ 14.5% 的位置。不過即使風電已占比如此之高,卻依然無法滿足之前所約定的氣候保護目標。
在IEA2013 年的年報數據中可以看到,2013 年風電在整個電力供應系統中占比為4%。2013 年,全球有5 個國家裝機量超過1GW,包括中國(16.09GW),德國(3.36GW),英國(2.42GW),加拿大(1.6GW)以及美國(1.09GW)。與此同時,9個國家的風電裝機量增速超過20%,其中芬蘭為67%,墨西哥35% 以及英國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