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城市都要發展經濟,發展經濟要找到抓手。什么是經濟發展的抓手?過去是造船、鋼鐵、汽車,現在我認為新能源是每個城市值得重視的好的抓手。”海潤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楊懷進在日前舉行的第七屆中國(無錫)國際新能源大會——“如何打造新能源示范城市”對話環節中如是說。
新能源示范城市,是指在城市區域能源發展中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使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費中達到較高比例或較大利用規模的城市。記者了解到,自2012年5月國家能源局組織新能源示范城市申報至今,已經有81個城市和8個產業園區列入了新能源示范城市(產業園區)名單。新能源示范城市在三年多的發展過程中取得了成績,但也遭遇掣肘。
領先城市凝聚優勢
據記者了解,憑借資源、產業規模、市場、政策等優勢,一些城市已經在新能源產業發展方面成為了領先者。
“在發展新能源產業方面,無錫有三大優勢:一是產業優勢。無錫擁有國內四分之一光伏產能和一批龍頭企業,包括海潤、順風等業內知名企業,同時擁有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 二是有一批優秀的企業家群體,以及一批產業領軍人才; 三是有完整的政策體系。 2012年光伏產能在碰到國外反傾銷和國內市場尚未完全布局的情況下,無錫就出臺了支持光伏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江蘇省無錫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欽在該會議上自信地說。
作為擁有豐富太陽能、風能、土地資源的甘肅省酒泉市,除了資源優勢,其在政策方面也享有優勢。據介紹,酒泉市光電發展方面,土地一律實行劃撥,同時政府給園區提供道路等各方面配套。“‘十三五’期間將著力把酒泉打造成一個零排放的綜合示范化國家級基地;同時希望在酒泉的企業發出的電都能夠輸出。”甘肅省酒泉市副市長李麗表示。
此外,對于制造業城市東莞而言,新能源應用也是該市能源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東莞有三大優勢:一是市場優勢,東莞工業用電量位列全省第一,同時還是全國財政綜合節能減排示范市,有巨大的市場需求;二是在推動新能源應用上有一系列的政策,包括企業用戶、居民用戶在運用新能源上都有一系列政府補貼; 三是產業領域市場化程度很高。”東莞市委常委、副市長張科說。
發展中遭遇諸多難題
新能源示范城市的創建是《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十三五”時期可再生能源重點任務之一。《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于進一步做好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提出,“結合本地區實際,繼續規劃建設清潔能源示范省、新能源示范城市、綠色能源示范縣等,提出更高可再生利用水平(如100%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的規劃設想,以及擴大示范和深化推動發展機制創新的設想和建設。”
“一些城市享有發展優勢,但事實上,目前來看新能源示范城市的建設還是遭遇不少難題。”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很多城市有相應的政策優勢,但在現實中,政策還是成了最大的問題。”
“在太陽能方面,路條給了,但是相應的審批環節時間太長,有的兩年還不能并網發電,有的拿到路條卻還有許多地方的配套政策沒有落實,使得一些企業在落實國家鼓勵新能源發展過程中還要遭遇玻璃門、彈簧門,這方面還需要共同努力。” 黃欽說。
記者了解到,作為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設中的重要主體,除了政策,資金依然是阻礙企業發展的重要問題。
“新能源企業面臨的問題還是資金問題。”楊懷進補充說,“在這一點上,希望資本市場和金融市場加大支持力度,給企業提供實質性的幫助。”
此外,很多示范城市面臨消納困境。李麗對此表示,“今年用電量的減少導致酒泉風電和光電企業輸出不能達到滿發滿送,個別企業棄風棄光率達40%。”
“政策和資金跟不上,技術也很難突破。”上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政策和資金到位,技術發展會很快。”
政策深入 企業自主
針對政策這一大問題,多位專家在上述會議上表示,發展新能源示范城市,政府和企業應該兩頭發力。
“新能源發展勢頭很猛,因此政府要重視新能源,把它作為發展經濟的重要抓手來做。”楊懷進表示,“政府工作要更加深入一點,應該找到可培養的企業,有團隊、有理想、有使命感的企業,并提供全方位的資源來扶持企業的發展。希望通過這樣的扶持,太陽能光伏產業可以出現五六家像中興、華為這樣的龍頭企業。”
“政府應該創新有關政策的扶持,更好地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和政府的作用。一些新能源行業發展比較好的企業都是在市場上拼出來的,不主要靠政府。企業自己要找到好的商業模式,政府挖掘到可培養的企業再助力推一把。”張科說。
順風國際清潔能源公司總裁雷霆對此表示,新能源示范城市,僅僅發展單個可再生能源項目并不夠,應該從整個城市的角度把各種節能項目引入。“不僅僅是有風電就叫新能源城市,有光電就叫新能源城市,實際上有更多的領域可以關注,這樣建設新能源示范城市就有了更多的抓手。” 雷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