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AKE亞太區首席代表孫文軒看來,2016年和2017年的新增裝機將會向四類風區轉移,且四類風區的新增裝機占比將會從往年的25%~35%增至近50%。
影響:各大風機制造商發力低風速市場
目前,低風速、超低風速風機的研發制造正在成為國內外整機制造企業尋求突破的發力點。記者了解到,一些國際風電巨頭早已在此領域有所建樹。
據了解,2014年風電制造商維斯塔斯在北京就已發布了全新的中國戰略,希望通過推出新產品、提供新運維服務,以及采用新合作模式,實現在中國市場上的業績增長。
為了適應中國的低風速市場的開發,維斯塔斯推出兩款新一代的2兆瓦風電機組:V110-2.0兆瓦和V100-2.0兆瓦機組。這兩款機組專門針對中國的低風速風場設計,適應的最低風速可達3米/秒,比上一代2兆瓦風機分別提高17%和18%的年發電量。
今年6月,該公司在其全球規模最大的風電設備一體化生產基地——天津舉辦的“進入中國市場30周年”慶典上,維斯塔斯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任安德強調了公司對于中國低風速市場的關注。
任安德表示,目前全球市場正在逐漸向低風速方向蔓延,而中國的低風速市場發展前景非常廣闊,此次他們公司推出的V136-3.45兆瓦機型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擁有維斯塔斯陸上風機中最長的葉輪直徑,以及享 有專利的大直徑鋼制塔筒技術,此外,公司目前最先進的葉片設計也是亮點,而這些都是為了中國低風速市場而“量身定制”的。
記者了解到,除維斯塔斯外,目前國電集團也制定了以“上山、下海、進軍低風速”為核心的戰略轉型計劃。
在國電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謝長軍看來,經濟發達度高、送出條件好、消納能力強以及電價水平高的中東部和南部地區將成為中國風電市場的開拓重點。與此同時,加快開發平均風速低于6.5米/秒的低風速市場也成為國電集團非常重視的發展目標之一。
國電并非唯一在此領域有所舉措的公司。在大部分同行還在高風速區域跑馬圈地時,從研發高發電性能和高可靠性智能風機起步的遠景能源早已發力低風速領域,成為國內最早一批“吃螃蟹”的風電企業。
早在8年前,該公司第一臺樣機下線,同年就獲得龍源電力33臺1.5兆瓦風機訂單。而后,該公司陸續推出一系列針對低風速區域風機機組,從而奠定在低風速領域的技術領先優勢。
據介紹,如今,遠景成熟的2兆瓦系列風機平臺的低風速風機產品家族已經更加繁榮:2.1兆瓦115米和2.2兆瓦121米風輪機組為投資超低風速風資源提供了更多選擇。
低風速地區發展前景雖好,但如何才能夠準確評估風速,進行微觀選址提高風能利用率,仍是低風速地區所帶來的挑戰之一。
遠景能源副總經理王曉宇早前就指出,南方低風速地區地形復雜,如果再疊加低風速條件,評估準確的風速水平將更為困難。 為了解決這一系列難題,除開發相關機型外,還得設計出針對低風速開發的整體解決方案,這無疑對風機制造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對于低風速產品的系列化設計能力,國內風機制造商還需要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