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描二維碼,即可將本頁分享到“朋友圈”中。

擺脫“花瓶”發力七領域 逾7000億風電雛形初具
2016-11-30
來源:中國環保在線
瀏覽數:592
11月29日,來自權威媒體的報道消息稱,在近日國家能源局印發的《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七大重點任務:包括有效解決風電消納問題,提升中東部和南方地區風電開發利用水平,推動技術自主創新和產業體系建設,完善風電行業管理體系,建立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機制,加強國際合作,發揮金融對風電產業的支持作用。
11月29日,來自權威媒體的報道消息稱,在近日國家能源局印發的《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七大重點任務:包括有效解決風電消納問題,提升中東部和南方地區風電開發利用水平,推動技術自主創新和產業體系建設,完善風電行業管理體系,建立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機制,加強國際合作,發揮金融對風電產業的支持作用。
隨著裝機容量的擴大與開發技術的優化,風電逐漸從補充能源進入到替代能源的發展階段,已成為我國繼煤電、水電之后的第三大電源。據能源局網站11月29日消息,為促進風電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加快建立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能源局制定了《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下稱《規劃》)。
在發展目標上,《規劃》指出,到2020年底,風電累計并網裝機容量確保達到2.1億千瓦以上,其中海上風電并網裝機容量達到500萬千瓦以上;風電年發電量確保達到4200億千瓦時,約占全國總發電量的6%。風電設備制造水平和研發能力不斷提高,3-5家設備制造企業全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市場份額明顯提升。
截至2020年底,風電新增裝機容量8000萬千瓦以上,總投資將達到7000億元以上,中東部和南方地區成為重要增量市場,新增并網裝機容量將占到全國新增并網容量的56.9%。此外,為根治“棄風限電”頑疾,將落實最低保障性收購小時數上升為“紅線”。
《規劃》還提出七大重點任務,包括有效解決風電消納問題,提升中東部和南方地區風電開發利用水平,推動技術自主創新和產業體系建設,完善風電行業管理體系,建立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機制,加強國際合作,發揮金融對風電產業的支持作用。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我國風電新增裝機容量連續五年領跑全球,累計新增9800萬千瓦,占同期全國新增裝機總量的18%,在電源結構中的比重逐年提高。中東部和南方地區的風電開發建設取得積極成效。到2015年底,全國風電并網裝機達到1.29億千瓦,年發電量1863億千瓦時,占全國總發電量的3.3%,比2010年提高2.1個百分點。
但與此同時,嚴峻的消納形勢依舊是風電發展的掣肘之一。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公開數據,前9個月,全國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1251小時,同比下降66小時,降幅較上半年收窄19小時;風電棄風電量394.7億千瓦時,平均棄風率19%。專家表示,雖然相較于上半年21%的平均棄風率有所收窄,三季度的棄風形勢依然不容樂觀,在“十三五”風電裝機還將保持大幅增長的情況下,推動風電高比例應用已成重中之重。
其中,吉林、新疆和甘肅等省份設備利用小時低于1000小時,其中甘肅僅870小時。與上年同期相比,新疆、寧夏和甘肅風電設備利用小時同比分別降低388小時、358小時、105小時。“三北”地區部分省份棄風情況仍然較為嚴重。
基于上述背景,不再以規模為導向被視作此次《規劃》的亮點。“‘十三五’風電將不再只注重新建的裝機規模,更要重視利用,不光要重視‘千瓦’,還要重視‘千瓦時’,特別是就近、就地利用。”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處長李鵬表示,我國雖然裝機增長迅猛,風電利用剛剛起步,2015年底風電發電量占我國發電量剛超過3%,如果未來不能突破5%,突破10%,最終達到占全部發電量20%到30%,整個風電產業就無法擺脫外部非議的“花瓶”角色。
此外,促進成本下降和補貼退坡將成為貫穿整個“十三五”風電產業發展的重要任務。近年來我國光伏發電成本下降非常快,而由于各種原因,風電成本下降速度相對較慢。業內人士指出,除了非化石能源外,新能源本身也有很強的替代效應。未來風電、光伏、光熱發電誰的成本下降快,誰就能在能源轉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就能占有更多的市場份額,就能有更好的發展。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司長朱明表示,我國風電正處于由替代能源向主體能源過渡的關鍵節點,亟須進一步推動風電行業布局優化、技術升級與成本下降,盡早實現風電平價上網,推動風電盡快成為我國主力電源。
更為利好的消息是,《規劃》展望“十三五”期間,風電新增裝機容量8000萬千瓦以上,其中海上風電新增容量400萬千瓦以上。按照陸上風電投資7800元/千瓦、海上風電投資16000元/千瓦測算,“十三五”期間風電建設總投資將達到7000億元以上。
而隨著統一的碳交易市場啟動在即,因此“積極參與碳交易市場,增加風電項目經濟收益”這一項要求也出現在《規劃》中。《規劃》指出應充分認識碳交易市場對風電等清潔能源行業的積極作用,重視碳資產管理工作,按照規定積極進行項目注冊和碳減排量交易。完善綠色證書交易平臺建設,推動實施綠色電力證書交易,并做好與全國碳交易市場的銜接協調。
(據一財網、中國證券網/陳夢娜、經濟參考報/王璐、新華社/梁曉云、中國經濟網/王軼辰)
- 閱讀上文 >> 海上風電是清潔能源的答案嗎?
- 閱讀下文 >> 從補充能源轉向替代能源 “十三五”加快風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