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做風場的買不到整機,做整機的買不到葉片,現在全倒過來了。”光大證券分析師王海生指出,行業競爭的加劇導致上游到下游的產能過剩,從而引發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軌。金風科技日前公布再次下調零部件采購價,這已經是該公司年內第四度下調采購價。
更有專業人士直言不諱:由于競爭激烈,上游廠商紛紛轉嫁成本,風電行業逐漸走向微利化,部分設備呈現“白菜價”趨勢。金風科技董秘蔡曉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今年一直與零部件供貨商進行談判,通過降低零部件采購成本來降低產品成本。據她透露:“今年公司的整機售價下降較多,壓力也比較大。”歷經四次調價,金風科技采購合同金額合計削減1.79億元。
這也是一場自下游至上游的價格壓力傳導。在今年第六期風電特許權項目招標中,各廠商的中標價格與第五期相比明顯降低。其中,金風科技中標風電機組的單位瓦數價格較去年酒泉項目下跌15%左右。隨著中小風電廠商和行業后進者產能的釋放,風電機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即便議價能力較強的行業龍頭也不得不對價格作出讓步。
有分析指出,風機零部件行業進入壁壘較低,在與整機廠商的談判中議價能力較弱,未來將繼續面臨削減供貨價格的壓力。中材科技旗下主營風電葉片的子公司中材葉片,今年就先后遭遇兩大主要客戶先后下調采購合同金額。不過,中材科技方面表示,由于原材料價格也在下降,因此風電葉片的毛利率能夠保持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