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各位好,剛才講到第一個問題的時候,中間恩德公司代表說到去年中國政府把大量風電產權給了中國企業,我想問一下外國代表中國企業到他們國家的時候會不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的時候可能會遇到一些各樣各種的問題,再次他們有什么好的建議,可以讓中國的企業走向世界。
Patter:謝謝說得非常對,我們只有外場沒有本場,我們只有打外場,從全球看風電是非常重要,要采取全球觀點,開放市場是促進技術更新一個重要手段,如果我們對在這個方面過于狹隘我們可能會產生內耗,因為其他技術也在與我們競爭,所以我們風電內部不應該進行內耗,我們強烈建議對于中國制造商也一樣,他們應當了解國際競爭的規則,這是我的一個建議,因為很顯然中國的制造商肯定會進入國際市場,他們需要這個符合國際標準,這是我們為什么建議在中國國內必須開放,首先在國內開放然后他們才能走進國際。
在這方面進行投資必須保持高標準,有一種市場開放的精神,否則的話只能產生一種后果就是在國外有會受到保護主義的阻礙,如果你自己市場不開放在國外會受到同樣的待遇,當然要建立一個公平的競爭場所,在我們在很多市場都看到類似中國的做法,這是一個初創階段,應該建立一個公平的市場讓國際競爭者公平競爭。
Paulo Soares:中國地方企業不應該把我們看作外國公司,99%員工都是中國員工,所以我們也認為我們是一個中國公司,我希望大家有同樣的感覺,我們只是一個國際所有者,我們的員工都是中國的,如果中國當地的企業到國外面臨的問題的話,他們要自己解決,在國際市場上選擇的標準一個是這個金融標準,也就是說你的風機必須達到國際認證,你的整機必須有良好的運行記錄,如果你能夠滿足以上兩點,項目開發者會選擇中國的風機,如果價格上有競爭力的話,這個選擇的標準取決于項目開發者,同時也取決于他們是不是符合當地市場需求,包括接入網絡的需求,是不是可以獲得資金,因此我想他們不會面臨額外的挑戰,中國發電業是一個很強的行業,包括風能,熱能是一樣。可以告訴你們中國在印度的企業有300億美元,因為中國的產品非常便宜,對于風能也是一樣的,只要你們在資金是可持續技術上是可持續的就可以了。
李俊峰:剛才我們聽了第一輪問題不是特別活躍,我們交給主席。
Zervos Arthouros:我們看一看現在的趨勢是什么,在技術方面,我們先談一談技術,我們已經看到有些企業家你們是不是認為這個規模還會繼續很大,我們看到海上風力發電發展非常快,你們對于技術的發展趨勢有什么預測?
郭健:我們一開始做了一個750市場,建立自己基本制造系統和產業鏈。但是現在大家都在說風機越來越大,對我們來說可能更重要東西是現在風機就是可靠性是我們追求的目標,現在對供應鏈提供可靠的風機。大小我覺得不是很重要,但是現在中國面臨一個問題就是什么問題,就是說大規模的裝機幾百萬,上千萬設計對電網承受能力多大,包括低壓穿越問題增加,在中國能不能有效解決,這個是技術未來發展方向一個是可靠性一個滿足入網的標準,并不是大小的概念。
Jussen:技術和創新方面我們在考慮未來發展趨勢,我們有5、6兆瓦裝機,去年中國公司談到也在準備制造十個兆瓦的整機,還有未來的技術哪一個技術最成功,我們看一下這方面剛才發言人說到對于中國來說我們可以看到我們有電網方面的技術,還有遠程的控制,遙控技術這些都是我們面臨的挑戰,再就是說我們要看一下是不是有一些模糊性,有關服務維修方面我們可以看以下我們如何使得我們產品是可靠的,而且人們也可以承擔這樣的服務,就技術趨勢而言,就是這樣的,對一些西方的國家他們考慮更加深入,對于中國而言我們希望這個市場轉向偏重質量的市場,因為我們有一個新的法律規定就可以淘汰一些在質量方面不好的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