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減排、經濟轉型、政策扶持和投融資“四輪驅動”下,新興能源迎來發展機遇。
(1)哥本哈根會議的共識確認了全球需要控溫2攝氏度的觀點,而我國作為第2大碳排放國,承受的國際壓力和責任都促使我國不得不改變現有的能源結構。
(2)新能源引領的綠色產業革命,將大大改變現有的工業結構和消費觀念,有望成為后金融危機時代的經濟發展新引擎。
(3)各國對于可再生能源的扶持政策,不啻于遮風擋雨的溫室,為初創期的產業提供優異的環境和方向引導。
(4)投資力度的增強,融資渠道的拓寬,保證從研究開發、工業放大到量產的各階段都可獲得充裕的資金支持。在此四要素驅動下,新興能源有望從小規模高速發展過渡到大規模高速發展階段。
我國新興能源裝機占比尚小,2020年產業規劃催生巨大市場規模。
我國清潔電力的裝機容量,無論是從絕對還是相對指標上看,都落后于發達國家。以煤電為主的發電結構也意味著巨大的改善空間,根據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到2020年我國核電、風電和光伏的裝機容量將分別達到現在的9倍、6倍和61倍。屆時在發電環節將可實現減排40-45%的承諾目標,而估算相關設備市場的年均規模為300~600億元不等。另一方面,新興能源發電的成本在不斷降低,而能源價格和環境成本的升高將促使火電價格的上升;成本差距的減少乃至反轉,將最終促使新能源產業實現自我推動。
2010年新興能源設備行業,增速為光伏>核電>風電。
我國的光伏、核電、風電設備產業面臨諸多挑戰和機遇,產業目前處于整合階段,考慮了各自所面對的國際、國內需求市場,我們認為2010年增速分別為50%、40%和17%,給予光伏設備和核電設備子行業“買入”評級,給予風電設備行業“增持”評級。建議關注核電中的非核心設備生產企業、風電中的電控系統提供商、光伏設備中產業鏈具一體化優勢的生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