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2008年,全球風電產業走過了不平凡的一年,寫下了有史以來最輝煌的篇章,到2008年底,全球累計風電機組裝機容量超過1.2億千瓦,發電量2600億千瓦時。其中美國和中國跑在前列,成為帶動全球風電產業發展的火車頭。
中國2008年當年新增風電裝機容量624.6萬kW,超過了2007年底全國累計裝機容量的總和,位列全球第二名,2008年中國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215萬千瓦,進入全球風電市場大國前四名。隨著中國風電裝備制造業的快速發展,中國華銳風電、金風科技兩家企業進人2008年全球大型風電機組制造商前十名。東方汽輪機、浙江運達、上海電氣、廣東明陽、湖南湘電、江蘇新譽、國電聯合動力等其它風電機組制造企業也發展很快。全世界公認中國風電產業已經走上了高速發展的道路。
2009年上半年,中國除臺灣省外新增裝機容量443.977萬kW。而在2009年上半年中國新增風電機組裝機市場份額中:中國內資企業產品占84.8%。金風科技的份額最大,占新增總裝機的24.66%;華銳風電的份額第二,占新增總裝機的24.49%。外資企業產品占15.2%,丹麥Vestas的份額最大,占新增總裝機的6 .6%,
據不完全統計,2009年前三季度全國19個風電重點省(區)新建成風電項目93個,總裝機容量559萬千瓦,全國累計總裝機容量達到約1585方千瓦。據了解,位于壩上草原的河北省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目前建有總裝機23萬千瓦的紅松風電場,是全國裝機容量最大的單體風電場。
2.中國大型風電機組制造業概況
2.1國內風電機組的技術來源
根據對國內正在制造和生產的風電機組的調查分析,其主要技術來源大致可分為以下五類:
第一類:引進國外的設計圖紙和技術,或者是與國外設計技術公司聯合設計,在國內進行制造和生產。還有浙江華儀、廣東明陽、國電聯合動力的1.5MW雙饋風電機組,重慶海裝、上海電氣的2MW雙饋風電機組等都是采取這種方式引進的,現在這些公司的產品有的已經小批量生產,有的樣機已經下線。
第二類:購買國外成熟的風電技術,在國內進行許可生產。像金風科技和浙江運達的750kW定槳距風電機組,華銳風電、東方汽輪機的1.5MW的雙饋風電機組,像金風科技引進的1.2MW, 1.5MW直驅風電機組都在國內成功大批量生產并實現產業化,這些機組是國內的主力機型。還有重慶海裝的850kW,保定惠德、武漢國測、吳忠儀表的1MW,上海電氣的1.25MW,北重的2MW等都是采取這種方式引進的,現在這些公司的產品已經下線,在現場安裝運行并已經批量生產供貨。
第三類:與國外公司合資,引進國外的成熟技術在國內進行生產。像航天安迅能、恩德風電的1500kW雙饋風電機組,在國內已成功生產并實現產業化。還有湘電風能、瑞能北方的2000kW等公司都是采取這種方式引進的,現在這些公司的產品已經開始批量生產供貨。
第四類:國外的風電機組制造公司在國內建立獨資企業,將其成熟的設計制造技術,在中國進行生產制造。像歌美颯風電的850kW、蘇司蘭的1250kW,通用電氣的1500kW、維斯塔斯的2000kW機組都是采取這種方式進行生產的,目前已經投入批量生產。
第五類:采用國內大學和科技公司自行開發的設計制造技術,在國內進行生產的風電機組。例如:沈陽華創、江蘇新譽、浙江運達、三一重工開發的1.5MW機組,上海萬德的1 .2MW, 1.5MW機組都是采取這種方式進行生產的。目前,沈陽華創、江蘇新譽、浙江運達開發的1.5MW雙饋風電機組都已經投入批量生產供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