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筒、輪毅、機艙等部件的制造企業較多,完全能夠滿足國內風電產業發展的需要。
3.國內風電設備技術發展及趨勢
縱觀我國風電產業技術現實和前沿技術的發展,目前國內風電制造技術發展主要呈現如下特點:
3.1水平軸風電機組技術成為主流
水平軸風電機組技術,因其具有風能轉換效率高、轉軸較短,在大型風電機組上更顯出經濟性等優點,使水平軸風電機組成為我國大型風電設備的主流機型,并占到100%的市場份額。同期發展的垂直軸風電機組因轉軸過長、風能轉換效率不高,啟動、停機和變槳困難等問題,目前在國內還沒有應用。
3.2風電機組單機容量持續增大
近年來,國內風電市場中風電機組的單機容量持續增大。2005年新安裝的機組平均單機容量849.7kW,2006年新安裝的機組平均單機容量919 . 5kW , 2007年新安裝的機組平均單機容量1.05MW, 2008年新安裝的機組平均單機容量1.22MW。當前,MW級風電機組已成為國內鳳電市場中的主流機型。隨著單機容量不斷增大和利用效率提高,我國主流機型已經從2005年的600一1000kW增加到2008年的750一1500kW, 2008年我國陸地風電場安裝的最大風電機組為2MW。近年來,海上示范風電場的開發進一步加快了大容量風電機組的發展,2008年底我國已運行的最大風電機組單機容量已達到3MWa
3.3變槳變速功率調節技術得到廣泛采用 由于變槳距功率調節方式具有載荷控制平穩、安全和高效等優點,近年在大型風電機組上得到了廣泛采用。結合變槳距技術的應用以及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大多風龜機組開發制造廠商使用變速恒頻技術,并開發出了變槳變速風電機組,使得在風能轉換上有了進一步完善和提高。2008年,在全國所安裝的風電機組中有90%的風電機組采用了變槳變速方式,而且比例還在逐漸上升。我國2008年安裝的MW級風電機組中,全部是變槳距機組。2MW以上的風電機組大多采用一三個獨立的電控調槳機構,通過三組變速電機和減速箱對槳葉分別進行閉
環控制。
3.4雙饋異步發電技術仍占主導地位
丹麥Vestas公司、德國西門子公司、德國Nordex公司、西班牙Gamesa公司、美國GE風能公司和印度Suzlon公司在我國建立的外資公司都在生產雙饋異步發電型變速風電機組,我國內資企業華銳風電、東方汽輪機等企業也在生產雙饋異步發電型變速風電機組。2008年新增風電機組中,雙饋異步發電型變速風電機組仍然占80%以上。目前,我國華銳風電研發的3MW雙饋異步發電型變速恒頻風電機組已經投入運行。
3 .5直驅式、全功率變流技術得到迅速發展
無齒輪箱的直驅方式能有效地減少由于齒輪箱問題而造成的機組故障,可有效提高系統的運行可靠性和壽命,減少維護成本,因而得到了市場的青睞。我國新疆金風科技有限公司與德國Vensys公司合作研制的1.5MW直驅式風電機組,已近千臺安裝在風電場。金風科技在2008年是我國風電產業的第二大供應商。同時,湘潭電機公司也研制出了2MW直驅永磁風電機組安裝在風電場投入運行,其他如江西麥德公司等制造企業也在積極了開發研制直驅風電機組。2008年新增大型風電機組中,直驅式風電機組已占10%以上。
伴隨著直驅式風電系統的出現,全功率變流技術得到了發展和應用。應用全功率變流的并網技術,使風輪和發電機的調速范圍擴展到0至150%的額定轉速,提高了風能的利用范圍。由于全功率變流技術對低電壓穿越技術有很好且簡單的解決方案,對下一步發展占據了優勢。與此同時,半直驅式風電機組也開始出現在世界風電市場上。
3.6大型風電機組關鍵部件的性能日益提高
隨著風電機組的單機容量不斷增大,各部件的性能指標都有了提高,如南京高速齒輪箱廠生產的大型風電機組齒輪箱,保定惠騰和連云港中復連眾生產的大尺寸葉片,蘭州電機廠生產的發電機等產品質量都有很大提高。從2009年上海第三屆風能展的情況看,我國風電設備的產業鏈已經形成,為今后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我國在某些基礎結構件、鑄鍛件等領域已經具有優勢,不僅滿足國內市場需求,而且已向國際市場供貨。
3.7智能化控制技術的應用加速提高了風電機組的可靠性和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