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的光伏產業雖然擁有了世界第一的光伏電池制造能力,但由于發展時間短,光伏產業的配套體系尚未完全建立,如果國內光伏市場能大規模啟動,光伏發電成本還有較大的下降空間。光伏電池組件的生產流程由多晶硅、硅片、電池片、電池組件等組成。2009年以前,光伏電池組件的制造成本主要是受多晶硅成本的制約。2008年10月前,多晶硅現貨價格高達400多美元/公斤。2008年10月前,多晶硅占光伏電池成本的70%左右。但2009年4月初,多晶硅價格已跌破100美元/公斤,在光伏電池成本中所占比重已降到40%以下。業內人士分析,多晶硅價格有望進一步大幅下降,畢竟國內廠家的生產成本約為50美元/公斤,并且產能已出現過剩。因此,多晶硅將不會再成為太陽能電池發展的瓶頸。在逆變和輸配電部分,由于過去國內光伏市場沒有大規模啟動,因此這是我國光伏產業最為薄弱的環節,也是價格下降空間最大的一個環節。
據介紹,現在國內光伏電站的并網逆變器絕大多數從德國采購,產品價格高于德國企業在本國的售價。由于光伏逆變與常規的備用電源和電氣傳動變頻在技術上相通,而后者的國內制造商已經頗具規模。只要國內光伏市場大規模啟動,必將有許多原來的電氣設備制造商大舉進軍該領域,屆時逆變和輸配電環節的設備價格將大幅降低。
上網電價一向是制約整個新能源行業發展的瓶頸,今后將有望以統一參考價格解決該難題。國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處2009年6月初表示,中國正計劃采取每千瓦時(即每度)1.09元的太陽能發電優惠上網電價。目前太陽能發電仍然比火力發電的行業平均價0.3元/千瓦時仍要高出5~10倍。此次上網電價的推出,是為了推動采用太陽能發電的電廠與采用煤炭等傳統燃料發電的電廠展開競爭。
現已決定批準將每千瓦時1.09元的價格定為敦煌太陽能發電項目的上網電價。如果近期推出更多項目,則可能采取類似價格。在2009年3月底,國內最大的光伏電站工程甘肅敦煌10兆瓦發電場項目正式招標,該項目造價估計為5億元,初始發電能力為每年10兆瓦,遠遠大于常規建筑一體化太陽能項目的50千瓦平均發電能力。也有電力公司和太陽能電池供應商聯合報出0.69元/千瓦時的超低價。而2008年底,太陽能發電的保本價須在3元/千瓦時以上。業內人士表示,新能源發電每年的成本均會下降,但是上網電價至少要達到每千瓦時1元,太陽能發電才能盈利。每千瓦時1.09元的上網電價是最后入圍的投標者報出的次低價。
2009年4月28日,在2009年中國(洛陽)太陽能光伏產業年會上,包括無錫尚德、天威英利、晶澳太陽能、賽維LDK等行業內最主要13家企業已發布《洛陽宣言》,重申在2012年實現光伏發電上網價格1元/千瓦時的目標。眾所周知,光伏發電雖具有綠色環保的優勢,但電力成本明顯高于傳統的水電、煤電,甚至是核電。所以,近年來大力發展光伏發電的德國、西班牙、日本等國都實行政府補貼政策。長期以來,光伏發電在國內一直沒有得到認可和發展,這主要是因為其高電價與我國的國情不相符合。
鑒于更便宜的原材料和光伏技術創新,2006~2008年中國太陽能發電的成本估計下降了50%,使得太陽能發電成為重要的能源競爭者。
來自廣東中國招商證券有限公司的數據表明,中國多晶硅光伏系統成本在2008年12月已下降到每W為31元,比2006年10月下降50%,這是由于多晶硅價格便宜,更好的加工和有更高的電池的效率之故。據中國招商證券2008年的報告,部分因為有了較廉價的光伏系統,估計國內太陽能光伏發電發電場成本下降了43%,從2006年約4元/KWh(0.593美元)下降到2009年2.28元/KWh (0.33美元)。中國太陽能富足的西北地區年日照1560小時,成本甚至可達到1.93元/KWh,超過政府降低中國太陽能發電成本目標:至2010年達3元/KWh。預計這一趨勢由于繼續提高生產規模和有更好的基礎設施而會使成本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