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能源緊缺,海上風電不占用土地資源,且接近沿海用電負荷中心、并網難度低,因此受到不少電力巨頭追捧。江蘇省發改委能源處陳勇認為:“風電具有隨機性和間歇性,規模化建設后對電網的安全運行、電源結構配置、電力消納和外送等都有很高要求。沿海各省市電網備用容量較大,風電并網難度和費用遠低于內蒙古、甘肅等西部風能富集區。”
閩東電力2009年9月宣布,與寧德市政府等方簽訂協議,共同投資“國家海上風力發電寧德示范工程項目”和“海西寧德大型風機制造基地”項目。遠景規劃建設裝機容量可達200萬千瓦,預期總投資超過400億元。有相關人士向記者透露:“自閩東電力宣布進軍海上風電后,吸引了諸多投資者前往調研,此事一旦立項對公司的長期發展影響深遠,但是該協議僅為戰略合作意向,還需經國家發改委批準,仍然具有不確定性。”
創投大佬嘗甜頭
海上風電方興未艾,第一個吃螃蟹者眼球效應明顯。上海東海大橋風電場2月完成全部風機安裝,這是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首座大型海上風電場,也是亞洲第一座海上風電場,由34臺國內單機功率最大的離岸型風電機組組成,總裝機容量10.2萬千瓦,項目總投資23.65億元。該項目是由與華銳鑄鋼(002204)屬同一控股股東的華銳風電科技有限公司承擔。
華銳風電的投資人之一、被譽為“證券教父”的闞治東,自離開國有機構自立門戶做創投以來,短短數年鑄就投資風電企業獲利豐厚的經典案例。2005年,闞治東和上交所首任總經理尉文淵在深圳創建東方現代產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東方現代投資、發起成立的華銳風電如今已成為中國風電設備制造龍頭,且已啟動上市工作。
闞治東曾向記者介紹:“華銳風電研發的3兆瓦級的大型海上風機,擁有了完全自主產權,2010年5兆瓦級風機又將問世。”闞治東表示,風電是其離開體制后的第一個投資項目,由于迎合時代需要,成為國內創投投資業的一個亮點項目,這幾年已帶給股東很好的業績回報。
從理論上來講,海上風電比陸上風電有著更高的技術壁壘,競爭激烈程度較低,可以獲得更好的盈利。但從短期來看,發展海上風電對上市公司業績正面效應有限,該業務比例的提升將會拉低整體毛利率,且帶來相關費用的水漲船高。長征電氣2009年就因產品線調整、風電業務開展等因素,當期三項費用率達24.48%,同比上升2.66個百分點。
此外,中國公司要真正在海上風電領域占得先機,還需突破一系列技術障礙。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風能設備分會秘書長祁和生指出:“我國海上風電開發的起步給風電公司帶來了機會,但必須在開發適用的風電機組以及安裝、運輸等設備方面實現突破。”
太平洋證券分析師尚鈞以金風科技為例指出:“2.5兆瓦和3兆瓦風機吊裝成功將讓金風科技搶先占據高端市場,預計公司2010年將會進行30到50臺左右的小批量生產,但是由于大型風機毛利率將會低于小型風機,并且由于2.5兆瓦和3兆瓦機型兩年內無法進行大批量批量生產,預計今明兩年公司毛利率將會進一步降低。”
中材科技方面也強調,雖然國際和國內風電機組技術均向大型化發展,但目前國內陸上主流機型仍為1.5兆瓦,國內在風電技術上的整體相對落后可能導致3兆瓦主機以及配套零部件在近1-2年難以批產化,從而影響3兆瓦風機葉片項目實現預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