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復連眾總經理喬光輝表示,隨著風機整機功率的提升,葉片的尺度也逐漸向大型化發展,風機葉片的產業格局發生了顯著變化。中復連眾提前兩年完成年產萬只風機葉片戰略規劃,迅速趕超中航惠騰,成為國內最大的兆瓦級風力機葉片制造商。分析認為,此次引入戰略投資者將為中復連眾帶來近億美元的現金流支持,推動中復連眾實現新的跨越。
在中航惠騰、中復連眾加緊布局的同時,另一風電葉片領軍企業,中材集團所屬企業中材科技近來也頻頻發力。中材科技4月7日發布公告稱,將再次投資兩項風電葉片項目,分別為甘肅酒泉項目和吉林白城項目,共計投資約4.76億元。這是繼北京八達嶺3兆瓦風電葉片項目之后半個月內中材科技的第二宗針對3兆瓦葉片的投資。
分析認為,實現3兆瓦風電葉片產業化制造,有助于中材科技進一步開拓客戶,擴大產品應用范圍,降低產品成本,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但中材科技方面認為,項目主要風險來自于市場,國內在風電技術上的整體相對落后可能會導致3兆瓦主機開發速度進展滯后、配套部件研發不暢等,從而影響產業化進程,因此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本項目按期實現預期收益。
葉片行業洗牌在即
北京嘉華咨詢顧問公司風電研究員王曉麟告訴記者,兩年前,國內從事風電葉片生產的廠家僅為30家左右,目前已經超過了100家,但其中形成批量生產能力的企業不超過10家。外資企業主要以維斯塔斯、GE、艾爾姆、哥美颯為代表,國內企業以中航惠騰、中復連眾、中材科技市場份額最大,實力最強。
據介紹,一方面,葉片做為風電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伴隨著風電產業及風電設備產業的發展而迅速提升發展速度。葉片是風機設備的核心部件,價值量很大,造價約占整個風機的25%。另一方面,在風電的主要零部件當中,葉片的門檻相對較低,由于過去幾年供需偏緊、盈利較好,導致諸多企業進入葉片生產領域。
王曉麟表示,隨著供需緊張形勢的緩解,風電葉片行業也將隨之發生從群雄混戰到幾強爭霸的轉變。風電葉片產業正在經歷一場行業性的洗牌整合。從目前的趨勢來看,中航惠騰、中復連眾、中材科技三家企業產量高、規模大,并具有一定的技術基礎和研發能力,最有可能主導未來的風電葉片市場。不過,也不能完全排除中山風能葉片有限公司、天津東汽風電葉片工程有限公司等第二梯隊企業異軍突起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