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原因使葉片行業的參與者眾多,除了整機廠自建的葉片廠之外,新進入的企業如雨后春筍,根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超過40家。大部分企業本身沒有獨特的優勢,注定要被邊緣化甚至淘汰。根據國內幾家企業的規劃和目前的擴產進展,包括中材科技、中復連眾、惠騰均有1000套規模的擴產計劃,上玻院明年產能將達到550套,2010年將繼續提高,這四家企業的預計規模將接近4000套。
目前市場規模預測的變數在于外資葉片廠,目前外資葉片廠規模已超過國內企業,根據其擴產規劃,達產后生產規模將接近2000套,加上四家國內大廠的產能規劃,已經可以滿足市場需求,更何況還有零零散散諸多小廠。隨著供需形勢的緩解,行業競爭逐漸激烈。
規模化是必然要求
盈利主要取決于銷售價格和成本兩方面,隨著葉片市場規模的擴大,成本和售價都將下降,但具備規模、技術和成本優勢的企業成本下降速度超過售價降低速度,盈利超過平均水平。未來的行業競爭格局要求廠商規模擴大、成本降低、并在技術上有一定優勢。
目前國內企業規模普遍不高,按照2008年產量絕大多數企業均未超過300套。較低的規模意味著更高的攤銷成本、無法與上游關鍵原料供應商議價。以樹脂為例,200套葉片的樹脂需求量2000噸左右,這對于大型樹脂企業而言只是小客戶,根本不具備議價能力。根據目前的競爭格局和國內市場的發展,未來國內將出現千套以上規模的企業。在這個利潤逐漸稀釋的行業里,只有做大才能活下去不被邊緣化。
成本方面,樹脂、玻璃纖維布和PVC是最大的部分,目前以進口為主,材料國產化將是葉片成本下降的推動力。材料的國產化主要是指樹脂、PVC、玻璃纖維布,這當中玻璃纖維布已經開始規模化的進口替代了,但樹脂和PVC國產化程度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