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一場突然來襲的大海嘯,以美國信貸危機導致的金融危機最終以迅雷之勢席卷了全球實體經濟體系,破壞了原有經濟環境的平衡性,使世界整體經濟陷入灰色地帶。在這場金融風暴中,美歐的主要金融機構遭到嚴重沖擊,全球主要金融市場持續動蕩,信貸緊縮嚴重。危機不斷從金融業向其他行業、從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擴散,致使美歐日三大經濟體陷入衰退,世界經濟嚴重減速。遍覽世界,三大經濟體系遍體鱗傷。如何救市,如何發展——已成為目前各國首要解決的問題,因此,通過政府行為拉動內需,促進消費或成為帶動全球經濟走出陰霾的不二選擇。新能源行業作為未來長遠的支持和發展方向,能否從中分得一杯羹,為經濟走出低谷貢獻力量?我們從全球經濟的戰略方向研究,也許能得到答案。
美國:奧巴馬經濟刺激計劃推動新能源發展
美國是本輪金融危機的發源地,首當其沖成為危機的最直接受害者。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美國經濟其實早在2007年12月就開始陷入衰退階段。歷經12月的時間,美國經濟是否已經達到本輪衰退周期底部?樂觀的專家預測,美國經濟將在明年下半年恢復增長,那么,此次衰退將很可能超過16個月,這也將是大蕭條以來最長時間的一次經濟衰退。“樂觀”的依據是投資者對新任總統奧巴馬對經濟的刺激計劃期望頗高。
樂觀者之一,摩根士丹利亞洲區主席史蒂芬•羅奇表示,美國陷入了深度衰退,至于有多嚴重,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信貸市場的冷熱。他認為,隨著信貸市場的緩慢解凍,經濟衰退不會很嚴重,但將會持續至2009年全年,甚至可能延續到2010年。
華爾街另一位著名的分析師——高盛高級投資策略師艾比•科恩也發表了類似的觀點,她認為美國經濟可能在未來幾個月惡化,但下跌步伐將放緩。她認為,從長期前景來看,美國經濟比許多其他工業化國家要好。
而悲觀者則擔心,世界經濟可能面臨長期衰退。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保羅•克魯格曼更是擔憂,世界經濟可能面臨日本經濟過去長達10年的漫長衰退一樣的結果。克魯格曼說:“我擔心的景象是,全球經濟陷入日本20世紀90年代時的窘狀,世界將陷入一個零利率、通貨緊縮、毫無復蘇跡象、暗無天日的泥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