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語:電力裝備制造業受金融危機影響發展趨緩,由于具有生產周期相對較長的特點,其滯后效應的影響更應引起重視。
隨著金融危機對我國實體經濟的影響不斷加大,許多企業已感受到陣陣寒意。作為國家基礎性支柱產業,電力裝備制造業的“寒冬”要持續多久,對行業發展的影響有多大,引起業界的廣泛關注。
“寒冬”或將來臨?
各種跡象表明,由于各個行業的特點不同,其受影響的深度、波及的時間也將有所不同。電力裝備制造業由于與電源項目的審批、立項、設計、招標、制造等諸多環節相互聯系,因而生產周期相對較長,從目前行業現狀分析,對其的影響尚未完全顯現。
據統計,2009年電氣行業三大主機廠和電站輔機企業手中的訂貨還算“豐厚”。盡管企業在手合同額因項目緩建、停建有些縮水,甚至有些企業縮水達30%以上。但從行業整體看,平穩渡過2009年問題不大。
資料表明,從2009年開始,電力裝備制造業的市場空間將逐步縮小,特別是火電設備制造預計大幅縮水,企業訂單量將明顯減少。這種行業特有的滯后效應將直接傳導給2010年及以后,并將影響到未來幾年企業的排產計劃。屆時,電力裝備制造業的“寒冬”或許真的降臨。
時間持續多久?
電力裝備制造業受“寒冬”的影響究竟有多長、多大,目前仍是未知數。業界認為,從2010年開始,以至未來兩三年,可能是該行業最困難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