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和中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開始進行十二五規劃草案和相關報告的審議,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成為了這份十二五規劃草案的關注焦點。
在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里,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了重中之重,規劃綱要草案的第十章就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同時,草案還對這七大新興產業的發展重點進行了細化。節能環保產業重點發展高效節能、先進環保、資源循環利用關鍵技術裝備、產品和服務,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將重點發展新一代移動通信、下一代互聯網、三網融合、物聯網、云計算、集成電路、新型顯示、高端軟件、高端服務器和信息服務。生物產業重點發展生物醫藥、生物醫學工程產品、生物農業、生物制造。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重點發展航空裝備、衛星以及應用、軌道交通裝備、智能制造裝備。新能源產業重點發展新一代核能、太陽能熱利用和光伏光熱發電、風電技術裝備、智能電網、生物智能。新材料產業重點發展新型功能材料、先進結構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共性基礎材料。新能源汽車產業重點發展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技術。
可以說,我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引領未來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選擇。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將有助于推動我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高技術產業的成長壯大,提高產業創新能力,改變我國在國際競爭中核心技術受控于人、全球價值鏈受制于人的格局;將有助于加快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構建起相對完善、結構合理的現代產業體系,進而推動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總之,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了未來技術創新及產業發展的方向,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將有助于培育新的增長點,引領經濟持續增長,掌握未來競爭的主動權,提升國家綜合競爭力和國際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