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7日-20日,2021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 2021)在北京新國展隆重召開。作為全球風電行業年度最大的盛會之一,這場由百余名演講嘉賓和數千名國內外參會代表共同參與的風能盛會,再次登陸北京。
本屆大會以“碳中和——風電發展的新機遇”為主題,歷時四天,包括開幕式、主旨發言、高峰對話、創新劇場以及關于“國際成熟風電市場發展動態及投資機會”“國際新興風電市場發展動態及投資機會”“風電設備智能運維論壇”“碳達峰碳中和加速能源轉型”等不同主題的15個分論壇。能見App全程直播本次大會。
在19日下午召開的風電行業人員安全培訓研討會暨GWO安全論壇分論壇上,上海電氣風電張筑一發表了《數字化轉型浪潮下的風電培訓》的主題發言。
以下為發言全文:
張筑一:各位來賓以及GWO的伙伴們大家下午好。
我是來自上海電氣南通培訓中心的張筑一,首先感謝一下我們GWO中國委員會以及協會還有CTC和組委會的精心的籌備。很高興今天有機會跟各位在此相遇。今天我分享的主題是數字化轉型浪潮下的風電轉型培訓,數字化轉型大家并不陌生,近兩年數字化轉型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很多企業也明確提出了數字化轉型的相關要求,甚至還有一些發布了行蹤和路徑。我在這里僅從一個風電培訓機構的一個視角跟大家做幾個粗淺的分享。第一個關于客戶和培訓機構的痛點和挑戰,培訓機構如何利用數字化思維和手段應對。
說到痛點,首先是疫情當頭。疫情常態化不僅僅是風電培訓行業,是整個培訓行業最大的挑戰。其實客戶每參加一次培訓都提供信息,這些信息很難達到信息的保護和保障,這也是有很大的風險,加上客戶的一些經營的一些指標、考核、壓力現在也逐步增大,如降本壓力等。同時,客戶所需要的人員運維包括生產經營的能力的要求反而在提高。所以這一塊是覺得客戶面臨比較大的一些挑戰或者是痛點。
在你培訓機構方面。首先與客戶公司的要求,機構其實想開發更多的,滿足客戶培訓的一些課程,特別是遠程的方式的。但實訓設備的這種精細化定制化的服務培訓課程,都需要進行一些互通、交換,建立連接。所以受限于數據的安全、公司的管理機制要求,很難建立連接。
第二個培訓機構每年都會做一些產品的迭代、服務的升級,所以還要投入更多設施設備、硬件、成本。其實最主要的培訓的產品,就是風機產品。每年產品類別的迭代速度又非常快。所以開發有競爭力的平臺,選擇更優的產品,也是機構所考慮的。
那么,培訓機構面對這些挑戰,如何用數字化的思維和手段解決,從三方面入手。一是數字化運營的方式優化數據流。通過打造全流程的運營管理平臺,基于客戶的價值去開發和優化流程。其次,基于客戶價值再到效率,通過優先級,實現機構真正的走向。
二是通過數字化的開發,升級我們的產品和服務。比如理論課程,通過升級在線學習的平臺,考慮可以推廣一些微課,解決客戶碎片化學習的偏好。還可以通過新技術,數字孿生、全息影像等,解決客戶現在面臨的這些痛點和挑戰,遠程提供多元培訓。最后還可以通過數字化的手段去給客戶提供技能的診斷和評估。
三是通過數字化的營銷輔助做決策。比如從客戶的層面,給客戶提供可視化終端。其次對平時開展培訓的大數據做分析和管理,推廣主動式的營銷。
下面我再簡短介紹一下培訓機構,我們的機構歐是一家獨立公司,提供主要業務有,第一個是定制化培訓,第二個是咨詢和服務類的業務。發展和布局是通過一個培訓中心+7個實訓點。同時,有很多生產基地,分布在全國各地的生產基地,滿足不同地區客戶所需要的定制化培訓。
培訓產品,主要是兩大類,第一類是取證類的,一類是能力提升類的。能力提升類的產品就是分安全、技術和管理三大類。
實訓平臺覆蓋了主流的機型包括海上、陸上,同時又是能夠滿足電器類、機械類、液壓類的各種能力要求。特別是電氣類和液壓類的,我們的設備能夠完全模擬和風廠一樣的故障。同時,機械類做到一些大的部件更換、拆除和組裝。同時,我們還自主開發了在線學習平臺,能夠滿足學員自取式的視頻課程學習。
謝謝。
(根據演講速記整理,未經演講人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