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目前風電開發現狀,建議能源主管部門有必要在以下幾方面加強行業管理:
(1)在項目核準管理方面,建議繼續實施風電核準計劃,優化風電開發布局,把握合理的風電開發節奏。對于風電場年等效利用小時數低于一定值或者限電比例高于一定值的省區,應嚴格項目審批管理,避免重復建設。
(2)在并網管理方面,建議優化運行調度模式,采取風電項目“排隊入網”的方式,在保證已有風電項目充分發揮產能的前提下,按照項目核準順序依次入網,或者采取“后上先切”的調度方式,優先保證投產較早的風電場、國家特許權項目以及國家批復的示范項目并網。目前,國家能源局已經出臺相關文件,要求電網經營企業科學安排風電場運行,采取技術措施確保風電特許權項目的并網運行和所發電量的全額收購。應加強新建風電項目的并網審查工作,不得因新建風電項目限制已建成風電項目的出力。如果這一政策能夠堅持執行,則必將大大促進風電行業的健康發展。
(3)在規范市場秩序方面,建議進一步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保證風電開發企業能夠自主選擇最適合現場條件的、性價比高的風電設備。例如,采取必要的措施解決地方政府短期內減稅的問題,可考慮在風電項目增值稅抵扣期內,按照風電場實際發電量水平,調整國家稅收政策,或者給予地方政府適當補貼。
風電設備質量和智能化水平是提高風電電量比例的重要保障。應通過有效的市場競爭以及行業協會等機構必要的運行數據、檢測報告監督、披露制度,促進風電設備廠家摒棄目前以擴產能、拼價格為主的發展模式,將主要精力放到整機設計、載荷計算、控制策略、并網性能等核心技術上來,研發適應風資源狀況的智能型風電機組,不斷提高設備的質量和智能化水平,爭取在同樣的風況下多發電。
2.配額制是解決風電限電與消納問題的制度保障
目前配額制管理辦法正在征求意見,社會各界對配額制寄予厚望。由于配額制是基于現有的電力市場運行體制形成的,其自身有一定局限性,但是配額制是當前明確地方政府、電網經營企業、電力企業的職責和義務的最有效手段,建議盡快實施。
電網經營企業是風電開發的關鍵環節,消納也是風電開發面臨的主要矛盾,建議在配額制中重點約定電網經營企業的職責和義務,從機制上提高電網經營企業接納風電的積極性。
此外,應從考核機制上解決風電限電、運行效率不高的問題,改變地方政府和風電開發企業重建設規模、輕發電量的思想,引導地方政府在已有風電場充分發揮生產能力的前提下完成節能減排目標。例如,建議配額制約定,如果某一地區已有風電場限電超過一定比例,即使本地區已完成了風電電量消納目標,也應給予地方政府、電網企業相應地減分處理。
在配額制設計中,應完善風電開發企業考核機制,應建立以風電電量、風電等效利用小時為主要指標的風電考核體系,弱化對裝機規模的考核,促使風電開發企業重視提高風電發展質量,將發展重點轉移到追求風電電量與效益上來。
3.解決風電限電與消納問題的主要措施
根據風電自身特點、近階段發展風電的主要目的、風電限電的原因,建議可采取的解決風電限電與消納問題的技術與管理措施如下:
(1)由火電為風電調峰,提高系統消納能力。從節能減排大局出發,考慮系統經濟性和系統綜合能耗,應建立系統內其它電源為風電調峰的運行機制,這也是提高系統消納能力的主要措施。在常規火電機組最低技術出力以上,火電應盡可能為風電調峰。同時,為提高火電企業積極性,可建立火電為風電深度調峰的利益補償機制。已有火電機組應進行必要的技術改造,新上火電機組應具備深度調峰能力,火電項目可行性評估時應考慮為風電調峰問題。應嚴格按照以熱定電原則規劃審批熱電聯產機組,避免供熱機組過剩。嚴格實施以熱定電,在滿足供熱能力的條件下供熱機組也要為風電調峰。此外,要建立自備電廠為風電調峰的機制。
(2)其他可采取的綜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