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業界期盼已久的《“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終于出臺,提出到2015年新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提高到4.5%,減少二氧化碳年排放量4億噸以上。其中累計并網風電裝機超過1億千瓦,年發電量達到1900億千瓦時,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100萬千瓦以上,光伏發電系統在用戶側實現平價上網,太陽能熱利用安裝面積達到4億平方米,生物質能發電裝機達到1300萬千瓦。
“國家最早公布的2015年太陽能裝機目標是500萬千瓦,后來調整為1000萬千瓦,再提高到1500萬千瓦,直到現在《“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確定2100萬千瓦,其中光伏2000萬千瓦,光熱發電100萬千瓦,這清晰地表明了國家加大力度培育太陽能裝機市場的態度。”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對記者表示:“與太陽能不同,國內的風電裝機市場將在保證并網質量的前提下穩步發展,內蒙古等地將首先解決并網問題,新增的風電裝機更多會在東南沿海地區。”
加快培育國內光伏市場
去年以來,全球太陽能產業便陷入日益嚴峻的“寒冬”之中。調查顯示,全國已有半數以上的中小電池組件企業停產,30%大幅減產;多家多晶硅企業減產、停產。當此之時,悄然開啟的國內市場便如雪中送炭。
《“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掌握太陽能發電、熱利用關鍵技術,大幅提高太陽能利用設備及其新材料的研發制造能力,開展太陽能熱發電試驗示范,建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太陽能發電產業體系,并將“十二五”太陽能裝機目標由500萬千瓦大幅提高到2100萬千瓦。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下屬的光伏產業聯盟統計,2011年全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為270萬千瓦,同比增長超過400%,成為全球第三大光伏市場。去年,國家發改委出臺并實施了針對光伏發電的上網電價補貼政策,進一步加速了國內光伏市場的發展。市場普遍預計,2012年新增裝機容量將達到500萬-700萬千瓦。
“這兩年加起來已經差不多有800萬千瓦了,如果按照2100萬千瓦計算的話,今后3年每年差不多還有500萬千瓦的增長空間,所以這個目標是合理甚至比較保守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但這僅僅是國家規劃的裝機目標。因為有國家并網政策、經濟補貼的政策支持,各地建設光伏電站的熱情都很高,有些地方甚至先把電站建起來再去跑并網手續,所以實際裝機量會遠遠超過2100萬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