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鐵男案仍在發酵,除了案件本身,最大的一個效果或則是該案的發生將中國能源管理體制推向革故鼎新的前沿。
隨著新能源局組建進程加快,本報記者獨家獲悉新的能源管理體制框架已經形成“一正五副”領導層管理架構、新增兩個司局,各司局負責人名單也在醞釀。
與以往“分權式”改革不同,此輪機構改革更加強調能源管理機構服務和宏觀管理職能,即服務于國家能源戰略,服務于國家能源發展和改革,強化能源監督管理。
從時間的維度檢視,“合并國家能源局與電監會職責,重新組建國家能源局”,這是能源管理體制的第十次大規模調整,甚至被一些人看做是組建“能源部”之前的過渡。根據既往改革經驗,新的改革嘗試成敗與否很大程度取決與職責定位,電監會便是前車之鑒。
與劉鐵男時代重視項目審批不同,中編辦賦予能源局的職責概括為:擬訂并組織實施能源發展戰略、規劃和政策,研究提出能源體制改革建議,負責能源監督管理等。
從國家能源局近期工作安排和新任局長吳新雄講話看,重組后開始嘗試向宏觀戰略、宏觀規劃、宏觀政策、能源改革和能源監管等領域轉移,微觀管理上簡政放權,并強調事后監管。
而在國務院公布下放和取消行政審批目錄中,水電、風電、煤炭、電力等一系列能源項目在列。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部部長馮飛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認為,新能源局監管方式上,應由以往的經濟性監管為主、社會性監管為輔的舊監管模式,轉向以社會性監管為主、經濟性監管為輔的新監管模式。
后劉鐵男時代,中國能源管理從能源審批下放開始,這既是反腐的有利手段,又是職能轉變的開端。吳新雄執掌下的國家能源局與前任比正在醞釀大不同,但這是不是另一個試錯過程?
新能源局強調市場改革
內部人士對本報記者的說法是,具體方案需要等內設機構司局級干部敲定之后才會公開,具體人選正在醞釀。能源局長吳新雄近期多次召開原能源局、電監會司局級干部座談會,征求個人去向意愿。
原國家電監會所在的西長安街86號已經成為能源局的另一辦公區。
5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國家能源局三定,但至今尚未對外公布。內部人士對本報記者的說法是,具體方案需要等內設機構司局級干部敲定之后才會公開,具體人選正在醞釀。能源局長吳新雄近期多次召開原能源局、電監會司局級干部座談會,征求個人去向意愿。
能源局與電監會重組方案落定后,吳新雄第一時間在電監會系統演說穩定人心,“思想不亂、隊伍不散、工作不斷”。內部講話也透露他對重組改革的認同,吳新雄認為新的改革有利于國家能源安全和改革發展,有利于政府提高工作效率和效能,有利于推進電力能源市場化改革,有利于更好發揮優秀有才干事創業。
內部人士介紹,“從目前的人員編制看,將有部分官員分流至企業。已經有部分人員表態稱去電網和電力企業。”在此次改革中,原電監會副主席王野平已經就任大唐集團總經理,是干部分流的開始。
隨著機構改革推進,國家能源局領導層“一正五副”格局形成。根據國務院任命,史玉波(原電監會副主席)、劉琦、王禹民(原電監會副主席)、張玉清、許永盛為國家能源局副局長。
能源局副局長的分工也基本明確。史玉波分管電力,王禹民分管新設司局,劉琦分管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張玉清分管油氣,許永盛則接替即將退休的現任能源局副局長吳吟分管煤炭。
在內設機構上,根據“三定”規定,能源局重組后新增兩個司局,分別是市場監管司、電力安全監管司,原政策法規司改制為法制和體制改革司。
市場監管司在國家對電力監管的基礎上,將監管范圍擴至煤炭、油氣、新能源領域,并將推動能源市場化建設。電力安全監管因專業性強,國家安監總局不具備監管能力,仍保留在能源局旗下,電力安全監管司承擔原電監會職能。
法制和體制改革司則由原能源局政策法規司、電監會政策法規部(電改辦)等部門重組而成,其主要承擔能源法律法規體系、能源監管體系、能源體制改革措施等方面研究,是能源局的智囊機構。
重組后,能源局主要業務司局有十三個:綜合司、法制與體制改革司、發展規劃司、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電力司、煤炭司、石油天然氣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核電司、國際合作司、市場監管司、電力安全監管司、人事司,涵蓋發展規劃、體制改革、新能源、傳統能源等領域。
有消息稱,在能源局機構設置過程中,曾有意見提出增加5個司局,除能源安全監管、能源市場監管外,增加體制改革、價格和成本監管職能,但這一提議被有關部門反對,僅同意增加兩個司。
究其緣由是,由于發改委仍掌握體制改革、價格管理職能,能源局的訴求沒有得到認同。“但從新增機構看,能源局將在能源市場建設和體制改革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電監會一直在推動電力市場建設,但未見成效。電力市場化建設將在大用戶直購電方面做出突破,逐步建立市場。”一位電力專家對本報記者說。
大用戶直購電是原電監會探索電力市場改革的工具之一。但在計劃管理體制下,具有市場性質的探索仍需要行政審批來實現,改革進程并不理想,試點規模極其有限。
5月8日,王禹民首次以能源局副局長身份到廣東專題調研分布式能源發電和大用戶直購電。他表態稱,國家能源局將按照電力市場化改革思路,在完善清潔能源上網及自用和大用戶直購電相關機制方面進行探索。
另一方的意見則為上述改革探索潑一盆冷水:價格管制尚未松綁、大用戶試點審批并未真正取消、電力調度未獨立,市場化改革有可能仍在原地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