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在能源領域的作用與其在電信業(yè)、汽車業(yè)無異,就是將能源的供需雙方納入一張大網和傳感系統中,是一個大的物聯網概念。

這聽起來有些天方夜譚。在中國電網企業(yè)集中供應,單向輸送,并根據發(fā)改委制定的電價使用電力。在電力供應上我國實行的仍是計劃配給,每年夏天用電高峰期全國多地出現的拉閘限電就是例證。中國的電力供應仍是一對多體系,即國家電網對應眾多用電客戶,很顯然,該交易模式讓電力供需雙方的交易市場化根本無從談起。
但是電力市場開放的國家,電網企業(yè)無需承擔中國電網那樣繁復的職能,只需承擔輸送的職能,發(fā)電側和售電側的連接部分就出現了空前的商機。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則對整個電力網絡實現動態(tài)平衡提出了更高的信息要求,這些都是互聯網在電力領域的空間和商機。
張雷就是看到商機所在的人,他早年在倫敦從事全球能源戰(zhàn)略架構以及能源金融產品設計工作,2007年回國創(chuàng)辦了遠景能源,嘗試以互聯網改造傳統能源領域。概念是上面的概念,但做企業(yè)進入到實操階段并不容易。張的想法很宏大,我們不妨從其最先涉足的領域風電入手,看看他如何展望其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