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印彪說,各地方政府在組織編制大型風電場或風電基地的開發規劃時,主要依照當地風能資源情況確定風電的規劃規模和建設時序,而沒有研究風電消納市場,風電場規劃和電網規劃脫節,也與其他電源規劃脫節,導致風電與電網及其他電源的發展不協調。
國家電網一位專家向本刊記者表示,我國不少風電場距離電網主線路有上百公里,甚至幾百公里,線路投資動輒數億元。如此巨大的投資額,對電網企業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負擔。此外,由于風電發電量較小,約相當于火電同等裝機的40%左右,在相同電網等級條件下,對風電的線路投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電網的投資效益,影響電網企業投資風電線路的積極性。
他抱怨說,風電大規模發展進一步加重了系統調峰困難。為了保證風電電量全額收購,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如采取部分火電機組停機等措施。
針對《可再生能源法》的硬性規定,國家電網公司于近期推出了《風電場接入技術的規定(修訂版)》,提高風電上網標準。7月30日,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舒印彪在國網促進新能源工作會議上表示,對于風電并網應該改變無條件全額收購的模式,實行有條件收購上網。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近期在內部會議上也提到,風電企業不能過分要求電網企業無條件收購,要配合電網的安全運行。
為了照顧國家電網的“情緒”,內蒙古一些風電基地已經開始通過變通的方式來促進電網對風電的支持。如拉攏電網公司的下屬企業直接參與風電場投資,從而促進其加快電網的投資建設。但此類做法無疑又違背了“廠網分開”的電力體制改革的原則,缺乏推廣價值。
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公司專家委員會委員施鵬飛認為,一方面,非水電可再生能源中長期規劃的電量目標要作為電網企業的強制性市場份額,另一方面,在經濟上要使電網企業看到風電越多、效益越好,才能起到激勵作用。他建議通過出臺對電網企業激勵機制的法律和政策解決并網難的問題。
等待黎明
盡管前景看起來充滿不確定性,但風電建設并沒有因此停滯。在烏蘭察布市的卓資縣,仍然有3家電廠在籌備中。
電廠廠長邵先生表示,國家對新能源的政策性驅動加大已是趨勢,而風電發電成本過高的現實必然促使國家出臺更有力度的補貼政策,否則風電企業的大面積虧損甚至停產將挫傷整個產業的積極性,這顯然是國家不愿意看到的。
邵先生的想法在現實中似乎得到了佐證。7月24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完善風力發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將全國劃分為4類資源區,分別實行0.51元/度~0.61元/度的固定上網電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