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公司輝煌的發展篇章,字里行間深深銘記著華銳風電所創造出的若干奇跡:中國首家引進國際先進的兆瓦級風電機組技術;中國首家打造完成完善的兆瓦級風電機組國產化配套產業鏈,目前國產化率達到89.7%;于國內率先實現了國產化兆瓦級風電機組規模化生產,目前已具備年產2000臺1.5兆瓦風電機組的能力;在全國創造性地開發了可適應全球各種風資源條件和環境條件的1.5MW全系列機型,包括中國第一個高風速、第一個低風速、第一個高溫型以及第一個低溫型的兆瓦級機組;國內第一家完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主流、技術先進的3MW系列陸地、海上及潮間帶風電機組的研制工作,并已進入批量生產。
……
“我們要用技術、服務、質量和成本的競爭優勢來引領中國風電裝備的發展。”華銳風電董事長韓俊良在談及公司發展目標時話語鏗鏘而有力,恰是這堅定,成就了今日華銳風電的威風凜凜,證明了這目標并不僅僅是個簡單的口號!
言語于此,一臺臺貼有“華銳”標簽的風電機組,在浩烈狂風中揚起葉片的聲音仿佛近在耳畔。勇于開辟,敢為天下先。正是這頑強的拼搏精神造就了華銳風電這支善于奔跑的隊伍。
一番番艱苦跋涉,中國風電設備產業不經意地為華銳風電作了注腳。
根據國家重點建設江蘇、甘肅和內蒙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的戰略部署,華銳風電結合自身發展戰略,已建立完善了以北京為管理和研發中心,以大連、江蘇、甘肅、內蒙為生產制造基地的產業布局。先后承擔了國家風電特許權二期、三期、四期、五期項目、國家重大專項華能阜新風電項目、國家河北張北特許權百萬千瓦風電基地項目、上海東海大橋1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項目和甘肅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的供貨任務,并與中國華能集團公司、中國大唐集團公司、中國華電集團公司、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知名企業建立了密切穩定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若說“華銳標志”花開遍地的現象可明證這支風電設備翹楚的強勁實力,那么公司全球化的市場戰略則讓華銳風電欲進一步打開市場的“野心”展露無遺。目前公司已與世界風電市場的主要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聯系,同各國從事風電開發的大型公司積極展開全方位的合作,預計未來海外市場的銷售量將占公司總產量的30%~40%。
華銳風電,這只牽領中國風電行業高飛的“領頭雁”,已憑其驕人業績與強勁實力躋身世界十大風電設備供應商行列。
腳步不止 攀越科技進步高峰
2009年8月8日,華銳風電與甘肅省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簽訂了《甘肅酒泉風電基地瓜州干河口第五風電場15萬千瓦風電特許權項目采購合同》。當日,甘肅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正式開工興建。這個迄今為止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風力發電場,預計將在“十一五”期末形成516萬千瓦、“十二五”期末形成1271萬千瓦的風電裝機規模。
次日,華銳風電攜手國內著名的以核電、風電為主業的清潔能源集團-廣東核電集團,在酒泉共同簽署了《500萬千瓦風電項目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決定合作開發500萬千瓦以上容量的風電項目,其中擬在甘肅酒泉建立百萬千瓦以上容量的示范性項目。
華銳風電在建設酒泉風電基地、打造“風電三峽”的宏偉目標中充分顯示出了不俗實力,這“新收獲”,使得華銳風電腳下的發展土壤再度得到夯實,讓華銳風電在中國風電設備業中再贏一籌!
到底是何原因讓“華銳”的名字頻頻出現于中國風電產業發展長卷中,“屢屢受寵”、備受青睞,華銳何以制勝?
答案是-
誰掌握了先進技術,誰就能引領產業發展!華銳風電能夠領軍國內風電設備制造業、并敢于挑戰全球風電巨頭,正取決于其不懈的科技創新動力。
為了提高公司的科技研發能力,增強在國內、國際市場的核心競爭力,促進可持續發展,華銳風電成立了行業內卓越超群的“科技智囊團”-“華銳風電研發中心”。這里匯集了大批留學回國博士(后)、碩士,由400多位具有豐富的風電機組設計開發經驗的技術人員組成,涵蓋空氣動力學,數值分析、機械、液壓、電氣、自動控制等專業。
聚集全球頂尖的風電技術裝備研發人才的研發團隊-國家能源海上風電技術裝備研發中心是華銳風電的又一“科技戰隊”。作為中國首屈一指的以海上風電技術裝備為研究對象的國家研發中心,其技術裝備世界先進、研發和試驗能力全球領先。該中心將解決我國海上風電發展面臨的技術難題,進一步引領全球風電技術的發展。
這兩支技術隊伍在成功自主開發出適應中國不同風況要求的全系列1.5MW風力發電機組和陸地、海上、潮間帶3MW系列風力發電機組后,正在全力研發5MW風力發電機組,預計今年年底完成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