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認為,發展可再生能源是從資源型能源向科技型能源轉變的需要。他表示,要慎重對待產能過剩問題,不能以此來限制整個產業的發展和技術進步。從這方面來講,他很反對政府部門限制其他制造企業進入風電行業的意見,也反對一些領先的大企業督促政府以產業過剩為由限制行業發展的做法。
近30年來,全球風電裝機每年都保持了20%的增速,在歐盟的2008年新增發電裝機來源中,有36%來自風電,美國則有42%來自風電,在新增電力裝機中占據了最大的份額。
2004年之前,中國的風電產業幾乎是一片空白,直到2004年才開始迅猛發展。2007年,中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330.4萬千瓦,累計裝機容量達到590.6萬千瓦,提前實現了《可再生能源發展中長期規劃》中制定的2010年達到500萬千瓦的目標。截至2008年年底,中國風電累計總裝機容量居世界第四,新增裝機容量居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據秦海巖介紹,2009年中國新增裝機容量可能達到1000萬千瓦,新增裝機容量有望超過美國。
在風電關鍵零部件配套能力方面,中國已經得到大大加強。秦海巖表示,在葉片、齒輪箱、發電機等機組的關鍵零部件生產方面,我國已基本具備了配套能力。齒輪箱軸承、變流器等領域的瓶頸雖然還沒有徹底解決,但已有國產產品面世,并開始有小批量生產,預計瓶頸很快將得到緩解。
此外,國內的自主研發能力也在不斷提高,盡管現在大面積安裝的1.5兆瓦等機型的技術都來自歐洲,但最近國內有些企業已經開始和國外的設備公司進行聯合設計,并慢慢過度到自主設計。
據悉,2007年,中國自主研發的機型4個,獲得的技術許可證16個,聯合設計8個。到了2008年,中國自主研發機型是20個,獲得技術許可證12個,聯合設計10個。自主研發比例大幅度提高,自主設計能力得到提高。
內資量產整機企業不超過16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