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減排目標將如期實現
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國單位GDP的能耗已在2005年基礎上累計降低了13%.不久前,中國政府表示,“十一五”節能減排20%的目標有望在2010年如期實現。
本月初,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明年要“開展低碳經濟試點,努力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再次顯示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發展低碳經濟的決心。
在本次哥本哈根會議前夕,溫家寶總理代表中國政府向世界承諾:到2020年,中國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40%到45%.對此,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能源政策主任辛格說,中國的減排承諾具有建設性;俄羅斯、巴西等國認為,中國作出了“正確而重要”的決定。
“2020年碳排放減量的目標,是中國自愿的一個承諾。”能源專家韓曉平說,這跟國際上的碳減排沒有直接聯系。國際上,在《京都議定書》中要承擔的減排義務是強制的。他認為,在“十一五”期間實現減排20%,中國已經盡了最大努力;要繼續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間再減排20%-25%并不容易。“我們承擔了一個很大的責任,要有決心達到這個目標。”
清潔能源發展速度超過預期
“2009年是中國在清潔能源領域積極發展的一年。”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梨介紹說,今年我國不斷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加快可再生能源的開發,無論是風能、太陽能,還是核能的發展,都超出了既定的目標。
隨著《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的推出,以及《風力發電設備產業化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金太陽示范工程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法規的出臺,中國政府一方面利用大量補貼、稅收優惠政策來刺激清潔能源產業發展;另一方面也通過法規,幫助能源公司購買、使用可再生能源。
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新增發電裝機中清潔能源占32.9%,比上年提高了5.6%;水電、核電、風電投資明顯增加,其中新核準核電項目2540萬千瓦,在建規模1335萬千瓦。據不完全統計,9月末全國新增風電裝機559萬千瓦。
據悉,國家能源局正在牽頭制定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從目前的信息看來,預計到2020年,風電裝機有望達1.5億千瓦,核電裝機7500萬千瓦,光伏發電2000萬千瓦,水電3億千瓦,生物質能3000萬千瓦。
新能源產業:將進入政策密集出臺期
12月22日,備受行業關注的《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草案)》第二次提請審議。新草案規定,國家實行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制度。國務院能源主管部門會同國家電力監管機構和國務院財政部門,按照全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劃,確定在規劃期內應達到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全部發電量的比重,制定電網企業優先調度和全額收購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具體辦法,并由國務院能源主管部門會同國家電力監管機構在年度中督促落實。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首席研究員姜謙指出,基于《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新草案中的相關規定,一旦該草案通過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的最終審議,將預示著我國新能源產業政策密集出臺期的到來。
姜謙指出,新草案中,不管是“國家實行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制度”,還是“電網企業應全額收購其電網覆蓋范圍內符合并網技術標準的可再生能源并網發電項目的上網電量”的規定,都是建立在相關配套政策支持的基礎之上。比如,“全額保障性收購制度”是建立在規劃期內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全部發電量的比重之上,但到目前為止,不管是風電,還是光伏發電的總量目標都還在傳言當中。從這一層面來講,新草案最大的意義,或在于使得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有法可依,但具體到實際效用層面,也只能稱之為一個綱領性的法案。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也指出,哥本哈根氣候大會雖然最終未能達成具有法律意義的協議,但我國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的大方向卻不會因此而改變,反而會有不斷加速的趨勢。因此,可以說《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草案)》的第二次審議只是一個開始,預計未來一段時間,除了新能源各個子行業的相關扶持政策會陸續出臺之外,盛傳已久的新能源發展規劃也會露出“廬山真面目”.(中投顧問)
中國智能能源網計劃胎動 會帶來更大的投資拉動
2020年某個冬日的黃昏,上海陸家嘴金融區的一棟頂級寫字樓內。
某投資公司的一名普通行政職員正在電腦前忙碌。她看了下時間,已來不及準點下班,于是上網進到一個站點,把推遲一小時回家的指令告知了住宅服務器。很快,幾項自動服務程序被激活:住宅服務器通知恒溫器將升高住宅溫度的時間推遲一個小時;警告烤箱將其自動加熱時間也推遲一個小時;同樣,熱水系統也被通知推遲啟用。
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她發現,朝南的百葉窗上鑲嵌著的太陽能電池板已吸收了一天太陽能,轉換成的電力足夠她用一整晚,多余的部分則“上傳”至整個小區。這時,烤箱也已被預熱,她將一個冰凍的比薩餅塞入烤箱并走進客廳。墻上掛著的LED電視里正用一個窗口播放著南方普降大雪影響天然氣供應、智能設備自動調峰保供的消息;另一個窗口中則顯示著她的私人股票報價欄目。飯后,她查看了一下聯機水電賬單并辦理電子付款,驚喜地發現由于在應用電力管理技術后,她比以前少支付了25%的電費;而智能水務管理系統則提醒她最近一次泡澡所需支付的水費。隨后,她還發現家里一款老式冷凍器的用電量過高,因此決定將它賣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