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多年的國家能源委員會終于呼之欲出,這表明我國能源戰略管理框架雛形已經凸顯,由此,中國的國家能源戰略與國家能源政策體系也將陸續出臺。能源是支撐中國經濟強勁復蘇和健康發展的決定性資源,然而日益龐大的能源需求、極為脆弱的能源供應以及發展滯后的能源安全政策保障體系也對中國能源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
一方面,能源需求持續增長對能源供給形成很大壓力。統計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2007 年我國能源消費增量占全球一半。隨著經濟規模的進一步擴大,能源需求還會持續較快增加。中國科學院的研究報告運用多地區投入產出的能源需求情景分析模型,考慮中國影響能源需求的各種主要因素,預測了中國2020 年的能源需求。結果表明,2020 年中國能源需求量將達到28.88-38.80 億噸標準煤,屆時原煤缺口約為3.21-11.74 億噸,石油和天然氣均有巨大的缺口。因此,能源是我國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內,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瓶頸。
而另一方面,我國能源對外依存度日益提高對經濟安全形成嚴峻挑戰。從1993年我國成為石油進口國以來,其能源對外依存度逐步提高,到2006年突破45%,其后每年均以2個百分點左右的速度向上攀升,2007年為47%,2008年為49%。近期數據顯示,2009 年中國原油產量1.89億噸,凈進口原油1.99億噸。據此測算,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約為51.3%,已經超過50%的國際警戒線。而且作為一個經濟規模還在增強的新興大國,對能源的需求還將不斷上升,根據2008年年底獲批的《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08~2015)》作出的預測,至2020年,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將達到60%。而去年年中發布的《能源藍皮書》則預測,10年后中國的原油對外依存度將達到64.5%。在缺乏國際定價權的背景下,中國的能源安全受到越來越嚴峻的挑戰,能源安全也將成為影響中國經濟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
事實上,能源安全不是單純的能源問題,也不是單純的經濟問題,而是涉及對外戰略、國家安全、戰略經濟利益以及分配格局等多層次的戰略性問題。能源政策的構建也必須是綜合的,即應該涵蓋產業與投資、市場與供求、供應多元化、節能與能源替代、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國際投資與貿易、能源外交、能源戰略儲備等等廣泛內容。因此,為加強能源戰略決策和統籌協調,維護國家能源安全,設立高層次的議事協調機構國家能源委員會,負責研究擬訂國家能源發展戰略,審議能源安全和能源發展中的重大問題,需要一個戰略統籌的宏觀管理體系以及系統性的能源安全政策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