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我國太陽能電池發電成本高達200元/千瓦時;20世紀80年代,我國光伏工業開始起步,太陽能電池發電成本降至40元/千瓦時至45元/千瓦時;到2000年底,我國單晶硅太陽能電池發電成本為42元/千瓦時至47元/千瓦時,非晶硅太陽能電池發電成本為23元/千瓦時至25元/千瓦時。2008年,我國太陽能電池的成本為10元/千瓦時至75元/千瓦時。到2010年,我國太陽能光伏電池的發電成本將會降到1元/千瓦時左右,達到或接近常規發電成本價格。
國內最大兆瓦級太陽能光伏電站——上海崇明前衛村太陽能光伏電站等多個太陽能光伏和風電項目的上網電價于2008年8月中旬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復核定。核定內蒙古鄂爾多斯伊泰集團205千瓦太陽能聚光光伏電站和上海崇明前衛村太陽能光伏電站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4元(含稅)。據稱,崇明縣前衛村兆瓦級太陽能光伏發電站的年上網電量,以三口之家每年用電1500千瓦時計算,可供約715戶市民家庭使用1年。不過,價格仍是太陽能發電普及的一個瓶頸。上海市電力公司2007年表示,太陽能發電成本約為每度7元,是普通電力的10倍。但隨著國產光伏電池技術水平提高,成本下降,太陽能發電可望在上海郊區和長三角地區逐步推廣。而此次發改委核準的該項目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4元,顯示該項目的發電成本亦在逐步降低。國家發改委還發布了《關于核定黑龍江馬鞍山、遼寧阜新等風電項目上網電價的批復》,根據有關法規及各地區風電項目投資平均成本和風資源狀況,核定并公布黑龍江馬鞍山、遼寧阜新一期、吉林大崗子一期、河北滿井三期、山西左云五路山、湖北九宮山一期、內蒙古赤峰克旗達里四期、河南南陽方城、甘肅白銀撿財塘、山東中電長島、福建平潭長江澳二期等風力發電項目上網電價水平。上述項目的上網電價水平最低每千瓦時0.51元,最高每千瓦時0.61元。顯然,風電項目仍大大低于光伏項目,顯示后者成本壓力巨大。
我國自上個世紀80年代光伏工業起步以來,太陽能電池成本持續下降,到2010年,我國太陽能光伏發電成本有望降至1元/千瓦時(KWh)左右,達到或接近常規發電成本。隨著世界電子技術的突飛猛進,太陽能電池的產量逐年遞增。
我國最早在海外上市的太陽能企業——無錫尚德公司于2008年7月宣布,計劃在5年內將太陽能發電成本降至1元/千瓦時。目前尚德表示,其“冥王星”技術的光電轉換效率已經提升到18%以上,這也使整個光伏產業水平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風電發展最為迅速,成為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主力軍。太陽能卻因為發電成本高的制約難以推廣。目前國內太陽能發電成本在2~3元左右,而火力發電上網電價僅有區區幾毛。因此,分析人士指出,如果無錫尚德能將太陽能發電成本降至1元,將會打破目前太陽能發電成本過高的格局,促使太陽能發電產業發展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