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哈密、酒泉、河北、吉林、江蘇沿海、蒙東、蒙西等七個地區規劃建設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后,山東已作為第八個大風電基地進入國家風電發展規劃以整體統籌。
這意味著風電裝機和并網容量將再次擴容。記者發現,雖然山東沿海風力資源較為豐富,但風電的并網出力和反調峰特點比較突出,將對當地電網和國網整體的電力系統提出嚴峻的考驗。
對此,有關專家提醒,風電基地特別是大型風電基地的建設和規劃一定要結合當地電力系統的具體的情況制定好并網和輸電方案,以防出現棄風等消納難題。
納入整體規劃
去年7月中旬,哈密、酒泉、河北、吉林、江蘇沿海、蒙東、蒙西七大風電基地輸電規劃通過評審,國家電網同時提出“建設大基地、融入大電網”和“由近及遠、分期建設”總體消納思路,形成2015和2020年接入系統及輸電規劃方案。
依照規劃方案,上述七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將于2020年建成,規劃到2015年建成5808萬千瓦,2020年建成9017萬千瓦,占全國風電總裝機容量78%左右。
“山東方面也一直在爭取,多次申請希望能進入國家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名單。”一位風電設備制造商對本報記者表示。
對此,上述消息人士向本報記者確認,“目前國家編制的風電發展整體規劃中,山東已作為第八大風電基地納入統籌考慮。”
記者從今年國家能源局的任務安排中也看到,2011年中國將繼續建設大型風電基地,推動山東、河北、浙江、福建等地的海上風電發展,爭取并網風機累計達到5500萬千瓦,山東赫然在列。
但該人士未透露山東風電基地的建設范圍和詳細計劃,只表示“基地將圍繞山東沿海地區展開建設”。記者從今年1月底山東省推出的《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中看到,下一步山東方面將重點建設沿海7市大型陸地風電基地和魯北、萊州灣、渤中、長島、山東半島北、山東半島南6個海上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十三五”期間,基本建成魯北、萊州灣、渤中、長島和山東半島北海上風電基地,在山東半島南條件較好的區域建設風電場,到2020年,海上風電裝機達到1000萬千瓦。
避免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