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中國電力供應出現怪圈。從浙江到湖南,從華東到華中,淡季“電荒”呈現蔓延之勢,多省市出現較大用電缺口。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預測,今年將是自2004年大缺電以來缺電最嚴重的一年,預計在“十二五”中期的2013年電力供需矛盾將更加突出。
與缺電地區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內蒙古、新疆、甘肅等西北省區,處在有電用不了,外送無通道的尷尬境地。
記者從內蒙古電力集團總公司了解到,截至今年4月底,內蒙古風電裝機1150萬千瓦,居全國第一。目前內蒙古有1500萬千瓦的裝機不能出力。特別是風電,棄風現象嚴重。
能源大區患“堵病”
煤炭堵。內蒙古是我國目前最大的能源基地,無論是煤炭還是電力產能都居全國第一。2010年,內蒙古煤炭產量7.9億噸,外運4.7億噸,外運總量占全國外運量的三分之一。為遠距離輸送電煤,京藏高速公路蒙冀段長年累月堵車,去年百公里近一個月的大堵車奇觀成了世界各大媒體追逐的新聞熱點。今年5月1日,又出現了堵車百公里的奇觀。同時,內蒙古去往東部地區的鐵路運輸非常吃緊,80%的運能被運電煤占用,造成車皮緊張。今年一季度,呼和浩特鐵路局發送運煤的車皮每天8000多輛。
電也堵。在內蒙古最大的風電場輝騰席勒風電基地,包括北京京能、新龍源等10多家國內較大的風電企業叫苦不迭,它們的風機轉轉停停,停停轉轉,棄風率近20%。內蒙古始終深陷“有力發電,無處送電”的窘境,大量風電不能消納,產能浪費現象驚人。今年預計有550億度發電能力不能上網消化。
內蒙古發改委能源局分析認為,不管是公路上的煤車堵、鐵路運能緊張,還是電廠窩電,只有一個原因:跨區外送電網通道建設嚴重滯后,導致電送不到電力需求大的華東、華南、華中地區。而這些缺電地區,電煤供應緊張,需要從內蒙古遠距離調煤,造成公路大堵車。
電力通道建設,5年來還是一句空話
內蒙古早在1989年就提出“煤從空中走”,其含義是把豐富的煤炭資源就地轉化成為電,然后通過電網向用電負荷中心地區輸送。從內蒙古鄂爾多斯地區的煤礦運到天津或秦皇島,每噸煤運價成本最少要300元左右。這也是電煤價格高的原因之一。
那么內蒙古電力外送通道建設為什么滯后呢?
目前,內蒙古西部電網只有2條外送華北電網的通道,都是5年前建成的,輸電能力430萬千瓦,實際高峰段送電390萬千瓦,低谷段送電300萬千瓦左右。“十一五”期間,全國的電力企業在內蒙古紛紛建設坑口電站、風電場,內蒙古的電力裝機容量由2000萬千瓦增加到近7000萬千瓦。這兩條通道已經遠遠滿足不了近1500萬千瓦的富余電力的外送需要。早在2007年,內蒙古政府就向國網公司和國家有關部門申請建設第三、第四通道,建設方案2007年已通過中國電科院論證,但至今未開工,致使蒙西電力送出問題多年來未得到解決,裝機富余問題日趨嚴重。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內蒙古電力外送通道遲遲不能開工,還有一個內情。由于內蒙古蒙西電網不屬于國網公司管轄,在跨地區電力采購和調度上受到限制,送電通道建設不會優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