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和今年全國“兩會”上,內蒙古人大代表多次呼吁建設電力外送通道,并作為頭號議案提交。建議指出,內蒙古已經成為我國最大的能源生產基地和輸出基地,要站在國家能源戰略的大局上統籌實施“西電東送”、“北電南送”戰略。盡快建設蒙西電網外送通道,將盈余的電力向華北、華中、華東等負荷中心輸送,才能解決蒙西電網電力大量盈余、風電嚴重棄風、眾多省市嚴重缺電的局面。投資內蒙古電力送出通道要打破壟斷,放開電網建設市場,引進多元投資。
“十二五”期間,內蒙古新增裝機將超過6000萬千瓦,內蒙古電力外送通道建設已經迫在眉睫。看著許多省區電荒蔓延,內蒙古是有心發電,無力送電,著急使不上勁。
電力市場要全力接納清潔風電
日本地震引發的福島核電站輻射危機,讓世界對電力能源結構開始反省。大部分國家采取了在火電為基礎的能源結構中,加快發展風電、水電以及太陽能發電。我國發展風電條件優越。
根據中國氣象局最新對全國7個千萬千瓦風電基地的風能資源評估報告,目前內蒙古已探明技術可開發的風電資源可裝機容量3.8億千瓦,是全國其他6個千萬千瓦風電基地最大裝機容量的1.8倍,且風資源最優,利用小時數高達2600小時以上,風力發電完全成本低于0.45元/度。2015年,內蒙古風電裝機將達到3000萬千瓦左右,超過三峽的裝機容量,占全國風電裝機容量的30%左右,這些風電全部利用,每年可節約標煤3000萬噸、減排二氧化硫60萬噸、二氧化碳8000萬噸、節水1億噸。
內蒙古電科院的資料顯示,蒙西電網近幾年全力接納風電,目前風電上網電量達到了20%,并保證了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為在全國電力市場內大容量消納風電提供了重要參考數據。2010年全國風電上網電量僅為1.18%,而丹麥、西班牙等發達國家均超過了12%。如果全國電網按照15%接納風電,2015年全國電網可接納風電容量為1.5億千瓦(年發電量3680億千瓦時,節省原煤2.8億噸,相當于7.8萬列火車運煤專列運力)。
內蒙古電力總公司總經理張福生說,無論未來世界能源如何匱乏,內蒙古的西北風永遠不會枯竭;無論未來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如何漲價,內蒙古的西北風永遠不會漲價。將內蒙古綠色能源基地納入國家的能源發展戰略,盡快解決內蒙古電力外送的瓶頸問題,鼓勵在全國范圍大容量消納風電,有利于在全國范圍內優化配置資源,有利于化解內蒙古風電“棄風”和“窩電的煩惱”,有利于化解南方多省煤炭匱乏和“缺電的困擾”,更有利于我國的節能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