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表示,在目前大基地風電建設之外,未來國家將支持在資源不太豐富的地區發展低風速風電場,倡導分散式開發。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加強低風速風電開發已被納入“十二五”風電發展規劃,政策上擬提高其在未來整體風電開發布局中的比重。
分析人士指出,在目前風力資源豐富地區的風電開發已趨飽和的情況下,資源欠豐富地區的低風速風電場開發將迎來巨大的市場空間。
規劃目標有望達2000萬千瓦
低風速風電是指風速在6到8米/秒之間,年利用小時數在2000小時以下的風電開發項目。據了解,目前全國范圍內可利用的低風速資源面積約占全國風能資源區的68%,且均接近電網負荷的受端地區。但目前國內的風電開發集中在“三北”、東南沿海等風資源豐富的高風速地區,低風速區的風電開發幾乎處于空白。在風能資源較好地區的風電開發受限于并網瓶頸而不斷“棄風”的背景下,低風速區風場開發逐漸引起各方關注。
國家電網能源戰略與規劃研究所所長白建華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目前國家能源局正在會同相關部門加緊風電接入電網和市場消納研究,其中就著重提出電網受端省區的低風速風電開發和電網消納問題。他表示,未來將加大這些低風速地區的風電裝機規模目標,作為大基地接入大電網之外的電網開發格局的有效補充,這些省區的發展目標有望從不足10%提高到20%,并鼓勵分散接入電網。這意味著,“十二五”規劃提出的1億千瓦風電裝機目標中,將有2000萬千瓦的份額屬于低風速風電開發。
風電設備商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