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截至3月24日,A股風電板塊20家公司中有13家發布2013年年報,其中5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盡管業績增長面并不大,但與2012年幾乎全線下滑的局面相比明顯改觀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上游零部件及整機制造,還是下游風電場開發運營,業績表現的改觀涉及產業鏈各個環節,這充分驗證了此前市場廣為預期的風電行業回暖趨勢。分析人士指出,風電經過2011年以來的調整,政策、技術及市場等行業驅動因素均趨于理性,洗盡暴利時代“鉛華”的風電行業,已歷練成戰略新興產業中價值投資的新“洼地”。
全產業鏈業績齊報喜
去年三季度以來,國內風電行業筑底回暖的預期逐漸增強。其中最典型的一組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累計并網容量和年發電量均同比增長30%左右,而此前困擾行業的關鍵因素——平均棄風率為11%,比2012年降低6個百分點。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的一位專家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盡管2013年國內新增風電并網裝機規模與2012年幾乎相當,但一些決定風電行業“健康度”的指標同比已有明顯改善。2012年全國平均風電小時數僅1800多小時,而去年已超過2000小時;棄風率的下降更是表明風電場運營的經濟效益明顯改善。在一系列積極因素推動下,國內五大電力去年風電項目招標的節奏明顯快于以往,這直接通過產業鏈傳導惠及風電各個環節。
如果說此前的預期只是基于行業基本面的研判,如今這一預期已全面反映到全產業鏈公司去年的業績表現上。在上游風電整機制造以及零部件制造商扎堆的A股風電板塊中,從已發布的2013年年報的企業情況看,整機制造龍頭金風科技、東方電氣、湘電股份(發布業績預告 )等去年凈利潤均出現不同程度增長。“老大”金風科技更是創下179%的同比增幅,在全行業中表現最為驚艷。此外,風電塔筒支架等零部件制造龍頭泰勝風能和天順風能,去年凈利潤也同比分別增長31%和1%。
除業績表現外,上述公司二級市場表現也值得一提。年初至今,A股21家風電概念公司股價平均漲幅達23%,其中泰勝風能更是猛漲了1.57倍。
而在下游風電場開發運營環節,龍源電力、華能新能源、大唐新能源等公司去年業績表現可圈可點。其中華能新能源和大唐新能源去年凈利潤同比分別大增59%和110%,龍頭老大龍源電力盡管凈利潤同比下降21%,但全年風電發電量達219.2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0.38%,創歷史最好水平。
市場發展趨于理性